
中國日報10月28日電,參與起草規劃的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表示,社會發展與改善民生構成了下一個“五年規劃”的主要內容。
目前北京正針對“十三五”規劃(2016-2010)草案進行高規格會議討論,之后將提交最高立法機構全國人大審議。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說道:“該規劃緊緊圍繞促進國民的全面發展展開。”
胡鞍鋼對《中國日報》表示,未來的五年規劃中,經濟要素將不超過政府工作任務的10%。
胡鞍鋼表示,新規劃中將施行的社會政策包括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新政策將鼓勵所有夫婦生育第二胎,而非現行政策下的一胎。
胡鞍鋼表示,新規劃將覆蓋社會發展五大領域:教育,就業,文化,健康和社會保障,此外還會突出更多環保領域目標。
胡鞍鋼稱,該規劃不僅體現了中國的發展目標,還會助力中國的全球合作伙伴共同發展。
雖然該規劃包含的具體目標將少于前一個五年規劃,但仍將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指明方向。
他說道:“每一點都將基于主要政策和行業相關的計劃,這對外國企業來說,都是重大的機會。”
雖然“五年規劃”得名于計劃經濟時代與蘇聯的“五年計劃”,但目前不再包括生產目標和價格等經濟指標。
“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中,五年規劃被重新定義,”胡說,“它已經成為代表人民的發展和需要的全面大綱”。
胡鞍鋼還表示,五年規劃不排除市場的作用。他說:“借助市場的力量激勵政策實施和目標的達成,這正是中國的創新之處。”
雖然胡鞍鋼稱國民生產總值不是個強制指數或者政府必須達到某個增長比率,他和許多人一樣相信中國經濟未來五年仍能保持7%的增長速度,
他認為,相反,社會發展和保障民生方面存在有許多政府必須達到的強制指標。
(編譯:劉傳坤 編輯:齊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