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打仗,履職盡責不辱使命
“跨越”“聯合”“紅劍”“礪劍”“衛士”……從蒼茫大地到碧海藍天,3年來,數百場旅團規模以上實兵演習輪番上演,力度之大、標準之高、要求之嚴前所未有。
“中國軍隊近幾年訓練強度世界罕見!”海外媒體以驚訝的目光注視著中國軍隊訓練方式的深刻變革。
?。衬陙?,全軍牢固確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軍事斗爭準備扎實推進,實戰化訓練如火如荼。
“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這就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绷曋飨瘡娬{最多的,就是要求軍隊能打仗、打勝仗。同新提升的軍以上領導干部談話,“提高打仗能力”是習主席反復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是部署給全軍將士的重點“考題”。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p>
“能打仗、打勝仗,最重要的是提高實戰化能力。”
“堅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
練兵備戰乃軍人天職。唯有不斷磨礪勝戰刀鋒,才能令出行隨、不辱使命。
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習主席和中央軍委著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考量,制定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與時俱進加強軍事戰略指導,整體運籌備戰與止戰、維權與維穩、威懾與實戰、戰爭行動與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為軍事斗爭準備指明了方向,為全軍官兵備戰打仗提供了根本遵循。
身體力行,親力親為。在破浪航行的戰艦上,習主席登甲板、進艙室,深入戰位了解訓練;在呵氣成霜的戈壁灘上,習主席冒嚴寒、迎朔風,視察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在硝煙未散的演習場上,習主席坐進裝甲指揮車,詳細詢問裝備性能……
“事之當革,若畏懼而不為,則失時為害。”強烈的使命意識和鮮明的問題導向,貫穿習主席決策推進軍事斗爭準備和實戰化訓練的各方面、全過程。中央軍委頒發《關于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的意見》,當兵打仗、練兵打仗、帶兵打仗,腦子里永遠有任務、眼睛里永遠有敵人、肩膀上永遠有責任、胸膛里永遠有激情,成為從軍委領導到普通士兵枕戈待旦的常態。
這是一場席卷全軍的“頭腦風暴”。2014年,“戰斗力標準大討論”在全軍部隊如潮如涌。上至領導機關、下到基層班排,層層對照檢查,人人全程參與,向“和平兵”“太平官”觀念宣戰,向“訓為看、演為看”的花架子假把式問責,使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在軍隊各項建設中真正立起來、落到位,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的導向鮮明樹立。
這是一次磨鋒礪刃的“血性突擊”。全軍部隊按照習主席指示要求狠抓戰斗精神培育,向和平積弊開刀。從新一代“藍軍”旅長滿廣志到“航母戰斗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從空軍“金頭盔”飛行員蔣佳冀到陸航特級飛行員趙理準……這些“劍氣”充盈的“刀尖子”,帶動官兵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軍人基因融入血脈。
這是一項攥指成拳的“系統工程”。全軍大幅核減壓縮與打仗貼得不緊的經費支出,優先保障武器裝備、戰場建設、教育訓練、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急需項目。加快武器裝備信息化建設步伐,遼寧艦不斷拓展試驗訓練課目,國產三代戰機批量裝備部隊,大型運輸機試飛成功,大國長劍在勝利日閱兵式上震撼亮相……
秋的收獲,來自春的耕播。在習主席和中央軍委領導推動下,一幅波瀾壯闊的礪兵畫卷展現在世人眼前。
這幅畫卷,凸顯一個“全”字。從嚴冬到酷暑,從高原到海島,從大漠到大洋……盤點3年來各系列聯合演習演練,不僅覆蓋了全季節、全天候、全地域,更突出了“全系統全要素參與、戰略戰役力量全覆蓋、陸??仗祀娙S展開”的鮮明時代特點。
這幅畫卷,貫穿一個“?!弊帧?鐓^基地化訓練常態化、遠海訓練常態化、“金頭盔”爭奪戰常態化、實兵實彈實投實爆常態化……越來越多的“常態”背后,是實戰化訓練格局、層次的躍升。
這幅畫卷,聚焦一個“新”字。炮兵部隊首次跨區基地化演練、海軍陸戰隊首次赴寒區演練、??哲娛状芜M行自由空戰對抗演習……諸多“首次”讓演兵場不斷展現令人振奮的新景觀。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在邊海防一線,廣大官兵鉆密林,走大漠,巡雪原,踏巨浪,警惕地守護著和平與安寧;在遼闊大洋,海軍連續22次派出艦艇編隊赴索馬里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在天山南北,武警部隊全力做好反恐維穩工作,強力震懾和打擊各種暴力恐怖犯罪活動;在蘆山、在魯甸、在也門,馳援抗震救災,撤離中國公民,非戰爭軍事行動成為錘煉部隊戰斗力的新戰場……
緊盯我國越來越廣闊的“利益邊疆”,人民軍隊聚焦能打仗、打勝仗,構筑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