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馬斯?卡薩斯(瑞士)
2014年8月,比利時杜爾核電站4號反應堆一個渦輪機“遭蓄意破壞”,直接導致該國一半的核能陷入停滯。直到今天,這起事件仍未調查清楚,盡管一名圣戰組織成員被發現曾在那里工作。在華盛頓召開的第四屆也就是最后一屆核安全峰會旨在消除可能性小、但破壞性非常大的黑天鵝事件。
用一個簡單等式就能說明白威脅:威脅等于恐怖分子的襲擊動機乘以襲擊能力與預防努力之差。大多數人都會同意這個等式的前兩個變量都處在上升趨勢。比如,就動機而言,過去恐怖分子覺得發動核恐怖襲擊的后果與其政治目的是不相符的。但比較起來,現在有的恐怖組織公然宣稱要采取不加節制的、末日式的襲擊行動。
就能力而言,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后核能產業正朝著清潔能源的未來發展。一些激動人心的新聞成為焦點,比如比爾·蓋茨的泰拉能源公司(Terra Power)、杰夫·貝索斯的通用聚變公司(General Fusion)以及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 核能發動機的火星之旅夢想。核領域的創新正蓬勃興起,這也會并行促進核技術的傳播,因此增加核技術落入壞人之手的風險。
因此消除風險變得比以往更為重要。不管布魯塞爾和巴黎最近發生的恐怖襲擊如何兇殘,與放射性臟彈的威脅來說都還是小概率事件。十年前,蘭德公司的恐怖主義風險管理政策中心曾進行了加州長灘港遭受核地爆恐怖襲擊的戰略決策模擬推演。除了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之外,推演發現經濟后果將傷及這個地球上幾乎每個人。核彈爆炸預計初期將造成一萬億美元的損失,是9·11襲擊損失的10到20倍,但是這還僅僅是全球金融、保險和貿易體系分崩離析的一個小前奏而已。
美國自奧巴馬政府開始積極倡導的多變的核安全機制建設。歷屆核安全峰會已經促成了一個核安全框架和一種摒棄自滿的文化,這與9·11時候的空白截然不同。然而,盡管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目前我們還沒有就核安全標準達成共識,沒有建立核事故全球數據庫,甚至沒有報告機制,因此核安全遠未盡善盡美。習近平主席與奧巴馬總統在華盛頓會晤,這說明了核安全已經被列入全球首要日程。
中國顯然對核能寄予厚望。中國是發展新一代核電的最好地方。泰拉能源公司將與中核集團合作建立實驗快堆。中國致力于成為清潔能源制造的全球出口國并占據領導地位。在未來四年中,中國將建造24座新型核反應堆。同時,中國早已在引領世界核安全的發展,在立法、實物保護、核材料的控制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俄羅斯雖然有著尖端科技和龐大核武力量,但是缺席了這次峰會。對俄制裁破壞了美俄二十多年富有成效的合作。中國外交實踐被視作是積極力量,強化了這樣一種意識,也就是當所有世界大國相互投資的時候才能實現最好的安全。
最后一屆核安全峰會將迎來一個新的開端,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刑警組織和全球打擊核恐怖主義項目(GICNT)等機構將制定行動計劃。核安全峰會從關注焦點中退去后會怎樣呢?新的時代一定會有新的管理。隨著奧巴馬總統卸任,中國將很可能舉起全球核安全的火炬。中國倡導的搭建橋梁式的領導方法將補充美國的方式,也將是防止黑天鵝事件發生的關鍵所在。
托馬斯?卡薩斯是圣加侖大學和該校國際管理研究院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