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將成“世界北斗”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最早發展于上世紀70年代,當時被命名為“燈塔”計劃,不過該計劃由于受到當時技術和資金的限制,最后被迫擱置。
白皮書提到,20世紀后期,中國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計劃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我們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洲的伽利略都開展了系統間的深度合作。與美合作已經完成了政府間的兩次會談,簽訂了政府間合作會談的協議和聲明。”冉承其說,中俄關于北斗和格洛納斯系統的合作,在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框架下,專門成立了中俄北斗和格洛納斯系統重大項目合作委員會,在項目委員會的機制下,雙方進行了多次磋商,簽署了相應的聯合聲明和應用合作協議。北斗和伽利略合作已經完成了相應的頻率協調,正在開始建立雙方政府層面的合作機制建設。

“在多邊合作方面,我們積極參與聯合國等相關組織。比如,在聯合國框架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中國是原始成員國,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國也積極參與國際電信聯盟等組織。”冉承其說。
“據初步統計,北斗的產品、帶北斗功能的產品,已輸送到全世界30多個國家。技術合作還要比這更多一些。”冉承其說,北斗系統需要改進的地方有3點:首先,要加快建設,盡早實現全球覆蓋;其次,在系統建設中,要進一步追求高可靠、連續、穩定運行;第三,在終端應用產品的開發利用上,要繼續加大力度,推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為中國北斗喝彩!(綜合經濟日報、新華社、經濟之聲、中國青年報、第一財經日報等整理)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