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民主體”論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宗旨,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
習近平提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這個大寫的“人”不是抽象意義的“人”,而是十三億多“人民”,是無數個人匯集而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共同體”、“利益共體”、“命運共同體”。
2013年9月,習近平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一周年紀念活動上發表視頻賀詞時指出,中國要“努力發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2014年12月,他在江蘇調研時又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些論述,充分體現了習近平對國家發展與人民發展內在聯系的深刻認識,也反映出國家對人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是著眼于擴大人的“總能力集”,即從延長人的自然生命和提高人的發展能力兩個維度,實現社會人力資本總量的不斷積累,進而獲得社會進步、全民進步。

中央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作為發展的首要原則,體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因此在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基本公共服務有關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要實現“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更好地發揮人民發展規劃的應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