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對文化改革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為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文化力量。在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體系中,關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思想是一個重要的內容。
習近平口中的“文化軟實力”
2013年12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
“要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p>
2014年2月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p>
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學與同學們談青年的價值觀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2014年9月9日北京師范大學與師生座談
“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經典的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東西,我覺得‘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p>
2015年4月21日巴基斯坦議會的演講
“中國文化,合作共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p>
2015年10月l6日減貧發展高層論壇
“ 中國文化,以民為本: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p>
習近平關于文化改革新思想和新論斷1
“在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過程中,要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無論改什么、怎么改,導向不能改,陣地不能丟?!?/p>
2
“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p>
3
“要大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深入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4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p>
5
“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p>
6
“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p>
文化體制改革“重拳出擊”
開展以簡政放權為最大特點的新一輪改革,加快轉變文化行政部門職能,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不斷建立健全文化市場體系,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促進文化資源在全國范圍內流動。
2015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把實現“雙效統一”作為制度固化于企業發展過程中,為形成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資產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無形的文化產品,作用于人的精神,能激發正能量,形成社會和諧的紅利。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部署緊鑼密鼓——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2015年初,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行了頂層設計。
文章來源:光明網 編輯整理:劉洋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注明微信投稿or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