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事·感動2016”頒獎典禮昨日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由網友投票選出的十位“草根英雄”依次揭曉,他們分別是“80后”村醫賀星龍、“公益達人”劉天明、“好姐姐”劉美、“膠鞋書記”龐啟淵、“倔牛”蔣傳春、“守邊老人”魏德友、“熊貓爸爸”陳玉村、“最美睡姿”李金龍、“碑林長征”的張崇魚、南海島礁上的“筑夢人”王春。
“中國網事·感動2016”頒獎典禮現場。
今年的十位獲獎人物,用質樸的心靈創造著感動時代的力量,用平凡的故事書寫著自己傳奇的人生。他們的事跡“起源于網、放大于網、互動于網、影響于網”,他們的故事感動千萬網友,為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80后”村醫賀星龍是一名村醫,駐扎貧困鄉村16年。鄉親有病,他24小時隨叫隨到;付不起藥費,費用他能免則免。鄉親們說他“比親兒子還親”。
原總政歌劇團男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劉培齋和“愛的分貝”常務理事慕林杉為“80后村醫”賀星龍頒獎。
“公益達人”劉天明是一位農民工志愿者,16年來,眾籌助學金350多萬,幫助留守兒童300多名,成為外來工榜樣,帶動了更多普通勞動者投身慈善事業。
“公益達人”劉天明接受主持人現場采訪。
“好姐姐”劉美是一個80后自閉癥康復治療師,11年來她為1000余名自閉癥兒童及家長提供康復訓練和咨詢,為100余名教師提供培訓,帶動了社會對自閉癥的關注。
“膠鞋書記”龐啟淵。一個深入一線摸底走訪,精打細算制定規劃的第一書記。他是村民口中的“膠鞋書記”“過細人”,更是鄉親們心里溫暖的自家人、脫貧的領路人。
“倔牛”蔣傳春。敢于創新的戒毒所長,七年來他倡導“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業立人”,讓戒毒人員“出去不再進來”,把衡陽市強制隔離戒毒所變成“心靈再造的學校”。
“守邊老人”魏德友。駐守邊疆長達半個世紀,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76歲的他住土屋、喝咸水,與星月羊犬為伴,與風雪餓狼較量,被稱為邊境線上“活的界碑”。
“熊貓爸爸”陳玉村。幾十年來,他同照顧自己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樣,與熊貓無語相伴。73歲高齡的他,仍然工作在一線,想陪大熊貓走到最后。
“最美睡姿”李金龍。端著盒飯睡著的照片背后,是在抗洪前線4天3夜的堅守。他用行動告訴我們,最美不是光鮮華麗的外表,而是赤忱為民的丹心。
跨越世紀的“碑林長征”張崇魚。從滿頭青絲到白發染鬢,他發出3000封信,走過70萬公里,找到了13.8萬老紅軍的資料,推動建立了全國最大的紅軍碑林。
南海島礁上的“筑夢人”王春。天命之年扎根西沙島礁,他用了兩年時間讓漁民家喝上淡水、亮起電燈、通上環島路,讓祖國的最南端,漁民安居樂業,海鳥繁衍棲息。
“中國網事·感動人物”評選活動由新華社發起主辦,新華網、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承辦,自2010年起已連續舉辦七屆,是國內首個以基層人物為報道和評選對象、由網友通過互聯網新媒體評選并傳播的品牌公益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