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嘉吉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麥偉德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及中國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 |
麥偉德(David W. MacLennan)是農業巨頭嘉吉有限公司(Cargill Inc)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他是個工作狂,卻也努力兼顧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在他看來,高管人員最應該具備的關鍵素質之一是“能屈能伸、靈活應變”。
嘉吉是一家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私人控股公司。在麥偉德的掌舵之下,該公司在中國的業務擴張取得了很大突破。
嘉吉總部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業務遍及70個國家和地區,員工總數達15萬名,是一家集食品、農業、營養和風險管理為一體的多元化跨國企業集團。
150多年來,嘉吉一直秉持著創始人威廉·華萊士·嘉吉先生(W.W. Cargill)在創設企業之初所設立的愿景:幫助農戶邁向成功,在全球市場間搭建橋梁,為消費者提供他們所需求的產品。
去年,嘉吉的農業業務營收高達10.72億美元。但是,這家超級公司仍堅持低調行事。如果它選擇在美上市,可以輕松進入世界500強的前20。
作為中國食品部門的重要投資者,嘉吉正在中華大地上飛快擴張。“我們出于許多考慮,才選擇在中國不斷擴大規模。中國人的收入水平越來越高,因此在吃方面的要求也水漲船高。并且,他們不再滿足于從谷物、水果和米飯中攝取營養,而是希望獲得更多的動物蛋白。”57歲的麥偉德這樣解釋。
麥偉德的父親曾在嘉吉公司工作,因此到麥偉德這里算是第二代嘉吉人。日前他接受了中國日報的專訪,話題涵蓋廣泛,麥偉德娓娓道來,暢談了他對中國的感受、公司對于未來的打算以及他的實際管理工作經驗等等。
問:請您預測一下貿易全球化的發展前景。
答:人們正在密切關注貿易全球化的發展態勢。我本人充滿信心,因為美國總統和中國領導人的第一次會晤傳遞出了非常積極的信號。他們確實提到了貿易問題。
毋庸置疑,貿易全球化能夠為市場各方(比如嘉吉公司)帶來增長機遇,長期來看一定會使參與各國和廣大消費者受益匪淺。
問:中國對優質食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嗎?
答:我們堅持認為隨著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有錢,他們對肉類的需求將持續增加。正是出于這種考慮,四年前,嘉吉在安徽省建立了雞肉加工廠。
2016年,我們在上海創建了中國市場創新中心Cargill ONE。我公司將與合作伙伴和客戶一道,把質量更高的肉類等食品推向市場。
問:中國政府向外國直接投資者放開了更多領域。您認為還有哪些其他領域需要放開?
答:我們認為大豆壓榨業亟待放開。我們高興地看到中國政府對此已經采取了一些積極措施。
在我們看來,一切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這最終會使消費者受益。
當然了,在放開玉米市場方面,中國政府通過減少補貼和價格扶持等手段也取得了長足進步。
我們在中國的淀粉及淀粉糖業務也占據很大比重。另外,我還希望中國市場加大對美國牛肉的開放力度。我們公司很愿意參與相關業務。
問:貴公司打算進軍中國的二三線城市嗎?
答:其實,我們的許多業務早已經進入二三線城市了。雖然一些業務在沿海地區分布較多,但是飼料業和家禽業在農村地區分布更加廣泛。
嘉吉在中國擁有50多個業務運營點,分布十分廣泛,而不是僅僅局限在一線城市。
![]() |
| ?嘉吉天津研發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做有害物質分析測試。 |
問:能否介紹一下貴公司在中國市場發展的下個五年計劃?
答:過去七年間,我們在華投資額翻番,并且預計下個七年將會繼續翻番。
資金將主要流向食品供應鏈、動物蛋白、雞肉、食品添加劑、食用油和動物營養等領域。今年4月份,我們在河北省黃驊港新開了一家油籽壓榨廠。該廠每天能夠壓榨高達5,000公噸的大豆。
問:貴公司怎樣為中國的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答:我們與中國政府及不同組織并肩作戰。我們為中國的利益相關方提供了長期的食品安全培訓。
嘉吉是一家食品公司,因為我們全力以赴生產安全的食品。過去的150年里,我們積累了豐富的食品安全經驗,我們很樂意與大家分享。
問:您的父親曾在嘉吉工作長達42年之久,所以,嘉吉屬于家族企業嗎?
答:我的家族規模沒有嘉吉家族那么龐大。我父親在公司工作了42年,直到20年前才退休。
我是嘉吉公司第九任首席執行官。很可能在我之后,還會有不止九任的首席執行官。
個人認為,首席執行官在任的年限最好不超過10年,因為一家公司需要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我會在65歲時退休。
問:您擔任嘉吉首席執行官期間,在中國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呢?
答:我十分自豪公司過去七年間在中國市場取得的迅猛發展,我們謀求擴張的腳步永不停止。上面我已經提到了,我們在河北省黃驊港新建了一家油籽壓榨廠。
此外,我們在安徽省的雞肉加工廠、電商平臺及其他增值產品領域都進步驚人。公司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我們在中國的增長潛力巨大。
問:您的生活信條和經商之道分別是什么?
答:我在大學學的是文科,因此我覺得應該平衡工作與生活。上大學的時候,我攻讀文學,課程包括外語、政治和歷史等。
我認為經歷多不是一件壞事,只要能夠一直保持樂觀的心態。
我其實覺得自己沒什么了不起的。但是,身為嘉吉首席執行官,確實有一定的優越性。
問:您對不同國家的工作團隊采取哪些激勵手段?
答:首先,我經常出差,從而有機會從員工那里獲得直接感受。最近這10天我跑了四個國家。嘉吉在中國、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員工總數達4.2萬人。
我沒法接觸到每名員工,但是我會盡量多和他們交談、互動。所以,我的感受很直觀、很真切。
問:您遇到過挫折嗎?怎么應對的?
答:三年半以前我成為嘉吉首席執行官,在這期間我懂得了最應當具備的素養是“能屈能伸、靈活應變”。一旦遇到挫折,必須能夠從容應對、戰勝困難。
我曾經讀到過一句話,大意就是每天你在得到一個好消息的同時,一定還會收到四五條壞消息。這是我們每天都必須面對的工作。
千萬別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必須振作起來,告訴自己:“沒問題,一定有解決辦法的”。這種好的心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打磨。
但是,工作之余,我們必須有興趣愛好,比如,鍛煉啦,陪伴親友等等,努力尋找適當的平衡點。這里,我不得不再次談到我曾經受過的文科教育。
另外,工作不代表一切。我有多個角色:丈夫、父親、朋友、首席執行官。在我看來,一些首席執行官太沉溺于他們的工作角色了,以至于他們忘了自己的其他身份。
問:您最喜歡中國哪些地方?
答:實在太多了。我第一次來中國是在2003年,當時去了廣州。自此以后,我又來過中國13次。
其中最難以忘記的是西安之行。盡管過了幾千年,兵馬俑依然矗立不倒、栩栩如生,太令人嘆為觀止了。參觀兵馬俑的時候,我拍了200多張相片。當時我特別有沖動,想跳下去摸摸他們。
(編譯:王旭靜 編輯:齊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