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后,美國的專家和政策制定者們就患上了嚴重的注意力缺陷障礙,從“民主的永恒勝利和黑格爾系世界觀的時代”(法蘭西斯?福山)到“單極時刻”(查爾斯?克勞薩默),再從“世界是平的”(托馬斯?弗里德曼)到“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建國運動”(布什政府),荒誕離奇的古怪想法層出不窮,好在我們都挺了過來。而現在一個新觀點又開始大行其道:分而治之——美國的專家們自以為是時候把俄羅斯從中國“剝離”開來,讓這兩個歐亞大國相互抗衡了。
就如美國智庫和媒體此前曾一本正經提出、最后卻淪為無稽之談的地緣政治建議一樣,這個新觀點毫無事實依據,而且提出這一觀點的人已經引火上身。
但中國與俄羅斯不僅沒有心生罅隙,彼此疏遠,卻迎來了空前緊密的雙邊關系,中俄共同牽頭,于2001年6月成立的洲際安全機構——上海合作組織——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6月,上合組織成功舉辦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后的第一屆峰會。此次吸收新成員是該組織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將兩個擁有核武器的人口大國納入上合組織體系。
現在,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又幻想拉攏俄國,共同應對一個快速崛起的中國所帶來的所謂威脅。但這一邏輯的致命缺陷在于,冷戰結束后,一次又一次地慫恿指使對俄施加災難性經濟政策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同樣,一直蠢蠢欲動,在中東歐扶植一個又一個反俄勢力的也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和北約組織。
俄羅斯吸取的教訓很深刻,而上合組織成立17年來也一直清楚這一點:俄羅斯努力與橫亙歐亞大陸和中東的大小鄰國結盟、發展友誼和相互維護安全,并不是因為俄羅斯不愿意理睬西方,而是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先背棄了俄羅斯。在整個21世紀以及更早,西方就接二連三的出臺針對俄羅斯及其傳統盟友的敵意政策。
美國和北約先是拉攏了華沙條約組織的七國,瓦解了俄羅斯的這一蘇聯時期成立的意在抵御西方入侵的重要防御戰線。進入21世紀,西方更是動作不斷。在那場奪去了150萬人的生命列寧格勒保衛戰中,當年侵略者攻入圣彼得堡時途徑的三個前蘇聯國家搖身一變成了北約成員國。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則被慫恿與北約合作并最終也加入到其中。而爭取哈薩克斯坦和亞美尼亞的舉動也在醞釀之中。
2016年6月,北約舉行了代號為“蟒蛇”的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來自俄周邊國家的23000支部隊參與了演習。蟒蛇是亞馬遜雨林中的一種大型食肉蛇,捕食時先用身體緊緊纏繞住獵物,等獵物死亡后吞食。這一代號讓這次演習劍指俄羅斯的意圖昭然若揭。
2001年6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在波蘭首都華沙發表演說,宣稱其執政班子已決心要將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拉入北約陣營,并把此作為首要任務。
俄總統普京一直努力與美及歐盟主要國家建立良好關系與合作,但對明目張膽的挑釁也從不會視而不見。俄的底線很明朗:沒必要因為懼怕中國而與美國結盟。而美國政策的反復無常、武斷甚至可以說是有悖常理,反而會促使俄中出于自保而繼續保持默契緊密合作,這無可非議。
作者馬丁.西夫(Martin Sieff)為華盛頓特區全球政策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