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北京6月27日電(記者 周瑾)6月27日,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六國秘書處培訓開班儀式在京舉行。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姜再冬、老撾駐華大使萬迪、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李永輝出席并致辭,柬埔寨、緬甸、泰國、越南駐華使館代表以及瀾湄六國參訓人員和媒體代表參加儀式。
姜再冬副司長表示,瀾湄合作啟動短短2年多已發展成為湄公河次區域最具活力、最富潛力的合作機制之一。此次培訓是落實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共識、以更高水平服務瀾湄合作發展需要的具體舉措。中方高度重視,將做好服務保障,努力把培訓辦出特色,辦出實效。
萬迪大使高度評價瀾湄合作進展和中方發揮的重要作用,表示本次培訓有助于加強六國秘書處或協調機構能力建設和協調機制建設。作為瀾湄合作共同主席國,老撾愿同中方以及其他湄公河國家共同努力,抓緊落實領導人會議成果,積極探索合作潛力,提升合作水平,為瀾湄地區和平與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李永輝院長表示,北外語言優勢和國際化特色突出,愿通過承辦此次培訓,整合學校研究力量,加強培訓湄公河五國語言人才,積極開展瀾湄次區域研究,為推進瀾湄合作積極提供智力支持。
學員代表、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副司長韓素丕感謝中方為此次培訓所作精心安排,表示瀾湄合作樹立了大小國家對話合作、應對共同挑戰的的典范,在諸多領域為次區域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柬方高度重視瀾湄合作,今年1月成功舉辦了第二次領導人會議。希望通過此次培訓分享經驗,加強合作,提升瀾湄意識,為進一步推進瀾湄合作、促進東盟共同體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與會嘉賓共同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瀾湄合作研究中心”揭牌。北外的大學生們表演了展示六國特色的文藝節目,呈現了引人入勝的瀾湄文化。
瀾湄合作是中國與湄公河五國共同發起和建設的新型次區域合作平臺,旨在深化六國睦鄰友好合作,促進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地區一體化進程提供新的動力,是六國推進南南合作、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具體舉措。此次培訓為期12天,由瀾湄合作中國秘書處主辦,北京外國語大學、深圳市外辦承辦。來自六國秘書處和相關部門、地方的學員將在北京和深圳進行培訓、交流和實地考察,以提升瀾湄意識,提高能力和素質,更好地推動瀾湄合作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