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句容市涌現出了一批民間愛心公益團體,他們捐錢出物,自發組織開展慈善公益活動,幫困救難、尊老愛幼、助學幫殘、濟貧護特,他們就是句容市慈善義工團的11個團隊,他們愛心行動在社會上刮起了一股愛的旋風,他們的故事感動了一座城。
做義工就像上班一樣
“就像上班一樣,一周拿出一天來做公益、做義工,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常態化,形成了慣例。”開喜慶商鋪的女老板“一生緣”說。據介紹,她本人加入了句容慈善義工團,又利用微信群牽頭組建了愛緣徒步團。
此外,她本人加入句容慈善義工團后,又利用微信群牽頭組建了愛緣徒步團。愛緣徒步團 成立于2016年6月28日,現有愛心人士180余名。 團隊宗旨:愛心傳遞正能量,我為家鄉送溫暖。崇尚健康,熱心公益,每晚堅持徒步十公里,每月堅持開展公益活動,迄今已開展大小公益活動30余場。其中,由團隊精心策劃并堅持每月一次的《我為家鄉送溫暖》活動已成為頗具影響力的特色公益品牌。
團隊女性志愿者們還利用晚上時間,學習掌握了多支手語舞蹈及旗袍秀,在各類公益活動展示出女性自信、自尊、自愛、自強的魅力與風采!團隊志愿者還堅持每月為殘障人士提供無償的理發、清掃衛生等服務,讓殘障人士感受社會的溫暖。同時成立了愛緣助學圓夢組,長年資助葛村中心小學18名家庭困難學生。
像姐妹一樣關愛女性
“七色花”義工團是句容市民間一個以女性為主的愛心公益團體,由句容市道教協會楊瑩組建而起,開始有句容十來個義工發展到來自鎮江、南京的愛心女性共計116個,其中注冊志愿者近60人。
她們有的是作家,有的是警察,有的是老師,有的是女大學生,也有的是退休工人,義工之間團結互助,充分利用女性的優勢,關心慰問敬老院,幫助孤殘失獨和貧病交加的家庭,幫助困難的單身母親,定點在三八節和母親節組織慰問女性活動,并定期在學校和茅山、寶華山、方山、赤山湖等地舉行“穿傳統服飾,誦經典書籍”公益演出,已成功舉辦了好幾次“旗袍與茶香”“旗袍與書香”“旗袍與花香”,其中“旗袍與書香”已成亮點品牌。
此外,“七色花”義工團還先后組織10位義工開展茅山公益清山活動;13名義工走進江蘇科技大學,參加格非老師公益文學講座;出資2000元買了雞蛋牛奶點心和襪子看望后白敬老院老人……她們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了眾多困境中的女性群體,讓其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
像子女一樣敬愛老人
句容低碳生活俱樂部是句容市較大的一個民間愛心公益團體,從2012年成立之初,他們把關愛敬老院的老人作為公益活動主題,每年春節、重陽節都要去敬老院看望慰問老人,一直堅持從未間斷。
“我們堅持自掏腰包去敬老院看望慰問老人,每年上下半年各一次,這項活動已成了俱樂部的慣例,到時就要去,就像走親戚一樣。”俱樂部組織者張崇斌介紹說,每到春節、重陽節前夕,俱樂部在微信群里倡議群友捐資購置食品、生活用品,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同時還表演戲曲和老人們聯歡。
“活躍在句容大地上的義工事跡還有很多,他們展示出了強勁的正能量。”句容市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說,面對民間興起的愛心公益力量,市慈善總會將會積極引領,從法律、政策、培訓等方面給予扶持,引導民間愛心公益團體和志愿者隊伍走向規范化、技能化、專業化。
古語云“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據記者了解,目前句容市慈善義工團的志愿者總數達到千人,已經成為句容慈善事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民間愛心公益團體的慈行善舉正如火如荼、方興未艾,不斷帶給社會滿滿的正能量。 (徐成明 記者 張迎迎)
(張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