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婦幼保健院七星崗院區,上午的門診一直延續到下午3點,60歲的主任醫師黃國寧一絲不茍。晚上還要出差,他一邊耐心接待“超時”就診的患者,一邊見縫插針地向同事交代工作。
黃國寧是國內知名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專家,也是重慶市遺傳與生殖研究所的技術領軍人,2017年被授予“白求恩獎章”。1996年,重慶市婦幼保健院成立遺傳與生殖研究所,黃國寧開始帶領團隊探索試管嬰兒技術?!皼]有經驗,我們就去國外學習,回來之后反復實驗?!蹦嵌螘r間,黃國寧和同事們白天工作,晚上就在實驗室反復練習操作,“目的就是盡可能提高治療成功率?!?/p>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7年4月10日,西南地區首例試管嬰兒順利在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呱呱墜地。
“醫學是呵護生命的科學,醫生更需要工匠精神,否則,患者怎能把寶貴的生命托付給你!”黃國寧帶領的團隊正是靠著“工匠精神”,才取得了成功,研究所成為首批全國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最全的生殖中心之一。
慕名到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咨詢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其中超過五成患者來自外地。“他們都是沖著醫院這塊牌子來的,所以我們必須嚴守技術規范,一絲不茍。”黃國寧說。
黃國寧團隊自行研發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實驗室智能化信息系統已于去年投入使用。借助該系統,可以從大數據中分析得出各種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實驗室參數,如實驗室的溫度、濕度、塵埃粒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從而為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實驗室設計的標準化提供數據支持。
雖已是花甲之年,但黃國寧仍辛勤奮戰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領域?!跋M懿粩嗵岣呒夹g水平,幫助更多不孕患者家庭圓‘有孩子’的夢想?!秉S國寧說,“作為婦幼保健醫生,給更多家庭帶來希望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光榮?!?/p>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31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