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這樣描述醫者:“至善就是幸福?!钡拇_,古往今來,人類逃不開生老病死,我們當然也逃不開與之打交道。醫者,脫下白大褂,他們與平凡人一樣有家庭、有孩子,但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他們卻肩負著不平凡使命和責任……
今年春節,注定不平凡。尤其對醫療行業工作者,更為特殊。新冠疫情的爆發,給整個社會蒙上了陰影。李愛川,作為東方華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掌舵者,面對旗下5家康復及護理醫院,第一時間貫徹政府“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迅速成立防疫領導小組,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啟動系列防控措施,為近2000多名住院患者構筑硬核安全防線……

自強奮進 踏上征程書寫大愛
坐落于上海閔行北松公路的上海金城護理院,是經上海衛健委批準設立,以康復醫學為特色的大型護理院,也是筆者與李愛川先生交流的地點。在這背后,是李愛川20年如一日的堅守與敬業,是醫療普適性的初心不改,也是健康中國愿景的追逐……
20年前,機緣巧合之下,李愛川進入了醫療行業,從普通員工一路走來,經歷了門診部管理者,綜合醫院、??漆t院負責人,再到醫療集團的掌舵者,一路揮灑大愛與熱血。近年來中國社會不斷市場化、醫療資本化,而李愛川從未脫離過“醫學本質”的軌道,用他的話說,醫療的本質就是救死扶傷,只有踏踏實實做事,解決患者的問題,才能受到患者的青睞,才能有發展。
對事業如此,對待員工更注重培養。與其他社會辦醫人才結構分配不合理、醫療資源有限相比,李愛川設置了系統的管培體系,為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建立“人才模型”的同時,更重視培養復合型而非螺絲釘式的人才,這樣的手段更利于員工多維度的發展,提升“可遷移能力”。
這些年來,李愛川的堅守,也證實了唯有品牌經營,時刻銘記“老百姓對醫院滿意是醫院全體醫務工作者的奮斗目標”,才能對醫院、對整個行業有積極、向上的作用?;厥?0年的努力,從門診部到今天的立足長三角、覆蓋大健康產業的東方華康醫療集團,他依然堅守初心,傾注滿腔心血。醫療事業絕非簡單的投入或產出,而是要用心和情懷、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孵化,才能結出碩果。
為民造福 樹立康養產業正確打開方式
目前,李愛川主導的東方華康已經發展成具有規模的康養產業領先者,在無錫、常州、上海等地開設五家醫療機構,總建筑面積近80000多平方,在職員工近1600人,床位近3000張。被問及為何在長三角多個城市布局?李愛川給出了這樣的回答,一是長三角地區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人的醫療、康養問題迫在眉睫,如何讓醫養融合,科學養老,不僅僅是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更是所有醫療人的使命與擔當。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長三角經濟發展高速,且營商環境、醫療配套設備及醫療服務整體素養在全國都屬于上乘水平,更容易企業的成長與發展。
成立于2017年的東方華康醫療集團,給出了亮眼的成績,以無錫為例:2019年1月無錫國濟護理院開始接診,同年5月,無錫國濟康復醫院正式營業,無錫國濟頤養院被無錫民政局批準設立,優美的住院環境和先進的診療設備,開業后受到了有需求患者的首選,在無錫市內已經形成了規?;⒕仃囀降慕洜I模式。
醫院運營管理不僅需要專業的醫學知識,更要具備多元化的管理經驗。多年下來,李愛川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邏輯和打法。簡單的說,從橫軸來看,最有價值的醫療服務是什么?是以市場為導向,補充公立醫療的產品體系,與消費者尋求恰當的匹配關系。所以,康復醫學就成了李愛川深耕的方向,如今,從市場關注度、占有率、增長線來看,都有了一定的認可。
縱軸來看,醫院運營包括醫療技術、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醫務醫政管理、規范執業等在內的生態鏈。他帶領東方華康從戰略上打破了人們對醫療運營的傳統認知藩籬,在做強現有業務的同時,不斷整合外部資源。對此,東方華康與知名企業合作,計劃在紹興、衢州和青島等地,打造個集醫療、康復、護理、體育、養生、養老為一體的醫康養項目綜合體,更高效、更聚焦地匹配相應人群需求。
交談中明顯感到,與其他企業家相比,李愛川顯得更為感性,在他眼里,醫療行業是患者與家屬的信任與托付。“李總,這一路走下來難不難?”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李愛川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走到現在,讓我最感觸的就是,時刻保持一顆醫者初心,面對困難時,不放棄,就會有明天。同時記住自己是一名浙商,不能丟的是浙商的“四千精神”!
回首“新醫改”這十年,政策、市場、環境,中國醫療行業的變化翻天覆地。李愛川作為這場巨變的親歷者,見證者,感觸頗多。也因為此,他一直相信,明天就在“春天里”,一切都會更有生機和美好。
正是由于這樣的堅守與自信,東方華康不俗的成績也得到了資本的關注,有“中國淡水魚第一股”之稱的大湖股份,于2020年1月16日,大湖股份發布公告,擬現金支付現金5000萬元收購東方華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8%的股份,日后雙方會攜手集結資源,在大健康領域做大做強,為病人帶來更好的服務質量。有資本加持的東方華康,未來將會如魚得水,積極拓展產業鏈,實現立足長三角、覆蓋全國的連鎖復制化經營發展戰略。
未來藍圖 看到了康養產業的無限可能
以此次疫情為例,李愛川的成功也絕非偶然,親自擔任醫院防疫領導小組組長,1月20日召開緊急會議升級院內一級響應,比其他醫院平均快4天;正月初二全院封閉式管理,深夜緊急發出召回令,醫護人員點對點接送,避免交叉感染,短短2天到全體員工到崗率達95%;在做足院內防疫工作的同時,還積極響應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號召,旗下51名醫療志愿者積極請戰,支援武漢一線。這一系列數字背后,是李愛川平時的得力管理,彰顯責任與擔當,一路逆風,勇者無畏……
立足現在,著眼未來。新冠病毒這只“黑天鵝”的突然暴擊,給了全人類對健康管理的重新認知。后疫情時代,全民對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會讓“健康中國2030”加速落地,對于李愛川深耕20年的大健康產業,已經處在了歷史的機遇點。未來,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以及人口老齡化暴露的巨大需求,都昭示著“醫康養融合”時代的到來。
無疑,醫療與養老是一體兩面,其本質都在于滿足人的健康需求,不管是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還是基本價值理念,東方華康為此所做的布局、耕耘,都極有意義。東方華康的品牌也將會在社會和資本的加持下,穩步前進,把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全方位的醫療康養服務體系,做的更大更強。
在談及未來五年的規劃,李愛川也亮出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在長三角經濟圈的每一所核心城市中,均設有一所康復醫院,服務更多的老百姓。同時,也為康復行業的進步,貢獻所有的力量。
換個角度想,這只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出現,讓我們看到了不舍晝夜的最美逆行,感受到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李愛川肩負著時代賦予他的光輝使命,過去,他默默耕耘積蓄能量,未來,他更將率領東方華康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致力成為全民健康管理的踐行者。
(圖片由東方華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授權中國日報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