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內黃縣張龍鄉東石盤村,村民正在采摘豐收的甜瓜。翟書生桑海兵攝
□河南日報記者趙力文
我省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農村,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建設什么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是時代的必答題。
近年來,我省農村面貌明顯改善,但與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求和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很大差距。為夯實鄉村全面振興基礎,必須進一步加快鄉村建設。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其中的重要任務是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科學編制鄉村規劃
今年以來,駐馬店市驛城區胡廟鄉、開封市龍亭區水稻鄉等地試點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優化基本農田布局,破解產業用地難題,解決生態問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鄉村建設只有先規劃、后建設,才能少走彎路。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積極實施縣域城鄉一體化規劃行動。2021年年底全面完成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縣域村莊分類和布局規劃,基本完成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鄉村建設要強化規劃引領,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統籌推進縣域城鎮和鄉村規劃編制,優化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提升鄉村地區規劃管理水平,加強村莊風貌引導,更好體現中原鄉土特色。
強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
近年來,我省加快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全省累計建成農村公路23.2萬公里,80%的行政村公共場所等重點部位有照明,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3%。此外,改善義務教育、衛生、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將農村低保標準由年人均3860元提高到4260元,全省農村地區建成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45958個。
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推進縣域內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021年基本實現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完成5000個農村配電臺區升級改造,實現鄉鎮、農村熱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達標率達到80%,公有產權村衛生室比例達70%以上。
下一步,我省將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特別是在村覆蓋、戶延伸上下功夫,加快建立全域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服務網絡,逐步實現城鄉居民生活基本要件大體相當。完善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縣鄉村統籌,促進新增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逐步實現標準統一、制度并軌。
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走入新縣田鋪大塆,村莊格局與過去基本沒什么大變化。田鋪大塆在保護村落生態肌理的前提下,對排水管道、巷道、農舍等進行改造,既保護好傳統面貌來留住鄉愁和文韻,又發展了農家樂、創客小店、精品民宿等鄉村新業態。
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2021年新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150萬戶,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覆蓋。整體提升村容村貌,積極開展“四美鄉村”“美麗小鎮”“五美庭院”建設。
省農業農村廳人居環境處副處長劉衛東表示,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要持續學習推廣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以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努力建設一批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推動實現農村環境更整潔、村莊更宜居、生態更優良、鄉風更文明、生活更美好。
(張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