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聞訊:5月21日,以“智構、賦能、融合”為主題的首屆光伏智能大會在津舉行,來自國內各地近400位光伏從業者齊聚天津,探討光伏智能的未來。
記者從大會上獲悉,“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宏偉目標給光伏企業帶來了重要發展機遇。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光伏專委會主任委員、南開大學教授趙穎介紹,全球已有120多個國家設立了“碳中和”時間節點。全球與國內光伏市場規模都將加速擴大。他預計,未來5年,全球每年平均新增光伏裝機量達到220-280GW,國內每年平均光伏新增規模達70-90GW,為2020年的2倍。
中環股份總經理沈浩平表示,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光伏行業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在碳中和、新農村建設、西部開發等多個利好驅動下,光伏智能發電、光伏排水淡化、新能源汽車的動力變革讓光伏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發展前景令人激動。
據了解,中環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探索和轉型讓人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倍,未來將實現產業鏈大循環,重點構建產業數據鏈,助力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一季度,中環股份光伏單晶硅片對外出貨量折合13.2GW,外銷硅片全球市占率41%。中環股份天津DW智慧工廠項目自2020年5月底投產以來,立足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的生產模式,目前工藝設備及配套工程全部完成安裝調試。
對光伏產業而言,智能化意味著更高生產效率、更低生產成本,對下游而言,則意味著更低的用電成本。本次大會上,天合光能、新特能源、中能硅業、通威太陽能、中環股份等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光伏智能化組織”。秉持“融合、賦能、智構”理念,光伏行業全產業鏈上領先的智能化企業將通過光伏智能化組織,重點促進光伏智能制造升級與融合、建設智能光伏電站與高比例新能源電網、完善與拓展智能光伏場景、研究智能零碳綜合方案,共同以智能光伏去實現碳中和的偉大前景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津云新聞記者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