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西安一家私人機械加工廠工作,幾個月回家一趟,如今在‘家門口’就業,年收入7萬多元,而且方便接送小孩上學放學。”5月28日,陜西省銅川市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的達美汽車輪轂生產車間內,瑤曲鎮村民周雷正與同事一起,熱火朝天趕制輕量化鋁輪轂。
由悅達集團攜手蘇美達投資的達美輪轂項目,是鹽城與銅川扶貧協作的一大亮點,也是蘇陜合作最大單體投資項目,成為“江蘇制造、銅川配套”的標桿,并入選“中國精準扶貧優秀案例”。達美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堅介紹,已有269人在達美就業,其中90%是陜西本地人,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
鹽銅協作,攜手小康。2019年以來,鹽銅扶貧協作共實施產業合作項目12個,累計完成投資35.36億元,帶動3524名貧困人口實現增收。除了產業合作,兩市還在智力幫扶、消費扶貧、勞務協作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協作,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銅川市3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74個貧困村全部達標退出,累計脫貧15625戶46541人。
“鐵軍精神”“照金精神”分別是鹽城、銅川人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東西部扶貧協作,讓兩個革命老區“千里姻緣一線牽”。兩年來,兩地從市委市政府,到縣(市、區)、鄉鎮街道,多領域、深層次、全方位的協作交流機制逐漸完善。兩地市、縣(市、區)主要領導互訪頻繁,多次召開聯席會議。重點對口幫扶部門和單位走動更似“親戚”一樣,市、縣、鎮、園、村5個層面合作全面展開。鹽城共向銅川選派掛職干部9人,農、醫、教等專業技術人才141人;銅川向鹽城選派掛職干部59人,專業技術人才95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兩年來,鹽銅扶貧協作以精準為原則,幫扶資金重點向產業扶貧項目、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項目和就業消費扶貧類項目傾斜,累計使用蘇陜扶貧資金5030萬元和額外財政資金1856萬元,共實施各類扶貧項目137個,帶動貧困人口18178人。“如果沒有蘇陜資金入注,企業就無法迅速擴大規模,也不能具備抗風險能力。”銅川市鴻偉種兔擴繁基地負責人杜慶說,東臺累計投入905萬元蘇陜協作資金,有力促進了該企業的發展。
此外,鹽銅兩地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專館專區銷售、發動企業購買等形式,2019年以來累計完成消費扶貧交易額3219萬元,帶動貧困人口3183人增收。兩地還聯手舉辦“就業大篷車”“春風行動”等各類招聘活動,舉辦各類針對銅川市貧困勞動力的培訓班14期,培訓480人。鹽城社會各界共向銅川市捐資捐物1153萬元,共同書寫“鹽銅一家親”的山海深情。
記者 卞小燕
(卞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