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疾控中心24日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德爾塔變異毒株成為主要傳播病毒的情況下,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就會從91%下降到66%。
8月24日,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美疾控中心新冠應急反應流行病學家阿什利·福克斯(Ashley Fowlkes)稱,新冠疫苗對德爾塔變體的防護作用會減弱,有可能降低三分之二。
該研究結果與美國及世界各國的研究一致,即在全程接種疫苗后,德爾塔病毒也能引起輕微感染。盡管如此,新冠疫苗對所有已知變體引起的重癥病例(包括住院和死亡病例)的有效性仍然很高。
然而,該研究并未涉及感染的嚴重程度。相反,這篇論文是一項正在進行的研究的最新成果。這項研究一直在跟蹤“醫護人員、急救人員和其他重要一線工作者”,他們在美國六個州的八個地方每周接受PCR檢測,絕大多數人都接種了新冠疫苗。
該研究采取每周定期檢測的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該群體的感染情況,因為輕癥或無癥狀感染者可能不太可能長期檢測。在官方的疫苗試驗中,療效是根據有癥狀感染者,而非所有感染者計算的。
然而,研究報告作者警告該結果有一些不確定性,一是因為他們一開始發現的感染病例相對較少。在德爾塔病毒肆虐的那幾個月里,研究人員在488名未接種疫苗的人中發現了19起病例,在2352名完全接種疫苗的人中發現了24起病例。
免疫力的減弱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但目前研究還無法完全證實這一點。另一項研究表明,全程接種疫苗后再感染病毒,其傳播病毒的可能性也會降低。根據美疾控中心數據,約51.5%的人口全程接種疫苗。
該研究作者計劃在未來分析比較不同的疫苗、以及疫苗接種和未接種者感染后的癥狀類型。
福克斯還表示,新冠疫苗仍十分有效,尤其是針對重癥病例,但同時我們也希望人們能繼續佩戴口罩。
另外,洛杉磯一項新研究再次證實,全程接種疫苗者住院、重癥、呼吸衰竭或死亡的可能性要遠小于未接種者。
在上述研究報告中,洛杉磯縣公共衛生局的研究人員寫道,7月25日,未接種疫苗者的感染率和住院率分別是完全接種疫苗者的4.9倍和29.2倍。
(編譯:高瑾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