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近年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經貿合作全面深入發展,取得豐碩成果。日前召開的首屆中阿峰會將為中阿合作帶來新契機。為進一步推動面向未來的中阿高質量經貿合作,應加快共建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區,進一步優化貿易結構,拓展新興領域投資,加強雙邊政策溝通協調,促進基礎設施合作轉型升級。
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友誼源遠流長。一直以來,雙方始終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理念開展交流合作,逐步建立起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經貿合作始終是中阿合作的壓艙石,近年來中阿經貿合作全面深入發展,取得豐碩成果。日前首屆中阿峰會的召開將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進一步深化合作帶來新的契機,推進中阿經貿合作邁入面向未來的高質量合作新階段。
2004年中阿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阿經貿合作發展迅速,取得積極成效,進一步推動了中阿雙邊關系的不斷發展。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首先,中阿貨物貿易迅速擴大。2004年至2021年,中國與22個阿拉伯國家的進出口總額從367.1億美元增長到3302.4億美元,年均增幅達13.8%,2021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創下中阿貿易新紀錄。2022年前三季度,中阿貿易額達3192.95億美元,同比增長35.28%,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中國已成為阿拉伯國家第一大貿易伙伴國。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貿易優勢互補性強,中國擁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對阿拉伯國家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制成品為主;阿拉伯國家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是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來源地。近年來,中國積極回應阿拉伯國家實行經濟多元化的政策需求,不斷擴大自阿拉伯國家的農產品進口。
其次,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投資總體保持增長趨勢。2004-2020年間,中國對阿拉伯國家直接投資流量從1.8億美元增至28.3億美元;投資存量由7.6億美元增長至212.9億美元,增長了27倍。中國投資領域分布日益多元化,涉及油氣、新能源、建筑業、制造業、數字經濟、醫療衛生等諸多領域。與此同時,中阿之間加大了投資合作的機制建設。截止到2021年底,中國已經與14個阿拉伯國家簽了《雙邊投資協定》,與12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第三,中國在阿拉伯國家的基礎設施合作和承包工程業務不斷拓展。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分別從2004年的41.3億美元和21.6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227.0億美元和293.3億美元。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到阿拉伯國家的交通運輸、公共設施、清潔能源、信息通訊、工業設施等各個領域的工程項目建設中,承建了沙特阿拉伯麥加輕軌鐵路、卡塔爾盧賽爾體育場、埃及本班光伏產業園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四,中國一直是阿拉伯國家民族獨立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堅定支持者。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中國長期向阿拉伯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經濟技術援助,援助重點包括基礎設施、農業、衛生、教育等關系民生福祉的領域,同時積極向相關阿拉伯國家提供人道主義援助。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后,中國與所有阿拉伯國家一道團結抗疫,開展了有力的抗疫援助和衛生健康合作,成為中阿友好關系和發展合作的最新見證。截至2022年6月,中國已向17個阿拉伯國家和阿盟秘書處提供了3.3億劑疫苗。
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逆全球化趨勢和世紀疫情相疊加,國際格局和地緣博弈復雜變化的形勢下,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雙邊關系和政治互信仍在不斷增強,首屆中阿峰會將進一步提升中阿全面戰略友好關系,為中阿合作繪制新的發展藍圖。
圖片來源:新華社
展望未來,為進一步推動面向未來的中阿高質量經貿合作,中國與阿拉伯國家應攜手共進,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第一,大力推進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區談判。中阿雙方應加快共建中海自由貿易區,通過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為中阿之間的貿易投資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二,進一步優化貿易結構。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資源稟賦互補性強,貿易基礎牢固。能源資源將仍然是中阿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間的產業合作和農產品貿易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間。因此,中阿雙方應進一步加大貿易便利化合作,著力促進貿易的均衡發展。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第三,拓展新興領域投資。以阿拉伯國家經濟的轉型發展為契機,中阿雙方應充分發揮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的聚集作用,引導中國企業加大對相關國家重點制造業的投資,并在跨境電商、智慧城市等數字經濟以及人工智能、生物制藥等高新科技領域探索新的投資合作機遇。
第四,促進基礎設施合作轉型升級。阿拉伯國家在電力供應、新能源開發、交通設施、住房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有較大缺口。作為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中阿雙方應引導中國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積極走“建設-投資-運營”一體化發展道路,深耕當地市場。
第五,加強雙邊政策溝通協調。中阿政府層面應加強經貿領域的交流磋商,共同推進雙邊投資保護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的簽署,為雙邊投資合作創造良好的政策和營商環境;同時,繼續加強金融領域的交流合作,為經貿合作提供更為便利的金融服務和更為多元化的融資支持。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本文英文版標題為 "Milestone summit"
責編:宋平 劉夏
編輯:張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