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版面截圖
臨近春節,面對春運、春節期間,大量外出務工人員、學生返鄉,人員流動頻繁的情況,貴州省1月4日召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優化調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并妥善做好基層醫療服務保障工作。
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郭偉誼出席發布會并介紹了貴州落實國家“新十條”情況和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工作有關情況。同時,與會領導還詳細說明了針對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農村地區實施的防疫措施。
“我們始終把做好農村地區醫療衛生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采取多項措施保障農村地區廣大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貴州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玉瓊表示。為夯實基層醫療救治,貴州衛健委積極組織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診室全部建設并投入使用,每日接診最大能力為8.6萬人。同時,在村衛生室等開設發熱診療點,積極擴增基層接診發熱病人的容量,最大限度分流輕癥和無癥狀患者,減輕醫院接診負擔,讓寶貴的醫療資源用在最需要的患者身上。
此外,貴州還將充分利用省市縣鄉四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開展遠程會診、遠程影像等服務,幫助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升醫療水平,幫助農村患者就近獲得優質醫療服務。
張玉瓊介紹,為全力保障農村群眾用藥需求,貴州省直有關部門不僅建立日調度、日補充機制,確保一半以上藥物到基層,還通過發放防疫健康包,對重點人群提供免費送藥上門服務。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元鑫介紹,針對農村重點防護人群比重大、農村醫療基礎條件較差等問題,貴州成立了各級農村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對自身防護能力較弱的農村老年人、殘疾人、孕產婦、留守兒童等群體予以重點關注。防疫專班主要負責推動協調解決農村疫情防控存在的主要問題,保障農村醫療資源的調配,特別是重癥人員得到及時有效醫治,以及保障農村穩產保供等各項工作。
據統計,為提升農村居民“見醫率”,目前全省設置了647個二級以上醫院發熱門診、166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和村級16165個發熱診療點。
貴定縣醫療集團云霧分院院長王松林表示,醫院發熱診室于2022年12月12日正式接診,除常規接診救治外,每周對轄區內村衛生室備藥、發熱病人接診等進行指導培訓,針對就診的發熱病人,衛生院將通過具體癥狀的檢測對癥給予中藥、西藥等不同藥物治療。截至目前,衛生院共接診發熱病人506人,及時滿足了病人的治療需求。門診量自12月24日達到高峰日接診119人次后逐漸下降,接診壓力正在緩解。(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 鄒碩 翻譯 王瑾)
原文見1月5日中國日報旗艦版、香港版頭版導圖轉5版,國際版4版新聞,英文鏈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301/05/WS63b627b9a31057c47eba7c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