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3月4日開幕,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也將于3月5日開幕,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注。
柬埔寨“柬中關系發展學會”會長謝莫尼勒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兩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獨特形式,充分體現出執政黨尊重人民意愿,聽取人民呼聲的執政理念,是實現中國夢、增進中國人民福祉的科學制度體系。這一體系具有中國特色,是健全、清晰、自我完善的機制,使民主在中國擁有真正的基礎,由人民真正當家作主。全國兩會已成為觀察中國式民主有效運行的極佳樣本。
謝莫尼勒指出,全國兩會制定的路線圖為中國實施新防疫政策后的經濟增長目標鋪平了道路,這不僅有利于中國的發展,對全球發展也是有利的。各國普遍認為,全國兩會的重要性、積極性必將引領中國在下一個發展階段駛上“高速路”。
柬埔寨“柬中記者協會”聯合主席劉曉光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今年的全國兩會必將引領中國推進全方位外交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今年伊始,中國外交就展現出“大手筆”。菲律賓總統、土庫曼斯坦總統、柬埔寨首相、伊朗總統、白俄羅斯總統等先后來訪,元首外交掀起了新高潮。今年還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世界關注中國將如何在主場外交講述“幸福”路上的故事。
“今年又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世界密切關注新征程上的中國將有哪些開放新舉措。”劉曉光說,作為一名柬籍華人,他了解到中國政府對下一步對外開放已作出明確部署,提出“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擴大市場準入,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等要求。相信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國將確立如何把開放這一切入點變為發力點。
柬埔寨“中國商會”常務副會長潘東風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2023年全國兩會必將引領中國再次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潘東風表示,在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中國被一致認為是全球經濟的“信心提振器”和“關鍵推動力”。2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柬經貿投資旅游論壇上,專門出席論壇的柬埔寨首相洪森就表示,“中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將對整個世界的貿易、投資和旅游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