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商用車行業面臨新機遇,市場對于新能源商用車的需求不斷增加。與此同時,現階段商用車技術路徑尚未完全明確,不同技術成熟度參差不齊,制約了商用車的低碳轉型進程。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商用車碳減排對國家能源安全及節能減排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政策、市場同步推進的情況下,加速商用車的低碳轉型升級,商用車碳積分的管理辦法亟待出臺。
李書福認為,國際商用車減碳政策不斷加碼,建立碳積分制度能為我國低碳商用車發展保駕護航。新能源商用車增長空間大,產業急需政策激勵,讓“3060”雙碳目標行穩致遠。此外,出臺碳積分可促進商用車產業全面轉型,輻射全價值鏈。
為了加快商用車的低碳轉型升級,李書福建議,借鑒乘用車積分機制,同時考慮多能源并駕齊驅的現狀,以全生命周期減碳為目的,加快制定、實施商用車碳積分管理辦法。
一是商用車碳積分設計可大膽創新,緊跟時代潮流。在目前“雙碳”目標指引下,通過技術、政策等手段,多技術路線并舉,科學有序促進商用車低碳轉型。政策的設定可借鑒但區別于乘用車的雙積分制度,考量商用車全生命周期的環節影響,從而確定政策力度。建立碳積分與全面“碳市場”的鏈接,實現碳積分與碳減排量的互通,打通乘商積分互換,為相關企業的低碳轉型制定更多激勵措施。
二是全面統籌、通盤考慮,避免“一刀切”。商用車領域中,由于車型品類繁雜、質量跨度大,且不同類型商用車的應用場景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碳積分”制度設計之初需要全面統籌、通盤考慮,注意規則的通用性與不同場景、不同碳排放當量車型的針對性。建議重點關注成熟度較高且應用場景固定、未來潛力較大的輕型商用車產品,針對這些產品制定相應的積分統計規則、管理流程、數據收集體系。對于中重型商用車產品,可以待條件成熟后再實現積分管理,早期可對該部分產品重點考慮鼓勵和政策引導。
三是商用車碳積分管理應穩中求進,分段實施。商用車碳積分制度的實施應分區域、分步驟實施。“碳積分”的引入將極大地提升商用車的減碳,但同時也會對傳統企業造成不小的減碳挑戰與轉型壓力。建議“碳積分”的實施應做好政策的細化與銜接。在固定場景先行實施,例如城市公交、物流、港口等公共領域,因“地”制宜推動商用車碳積分發展。
(編輯:刁云嬌 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