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積電和亞利桑那建筑貿易協會之間的爭吵并不意外。臺積電聲稱,由于缺乏熟練工人,該公司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附近建設的晶工廠的施工和設備安裝被推遲。而該協會否認了這一說法,并表示臺積電是在利用延期為借口,引進外國工人,以減少人工開支。
由于延期,這家工廠的大規模投產時間從原計劃的2024年推遲到2025年。臺積電2023年銷售額預計將下降10%,而第二季度凈利潤已經下降,這是自2019年以來該公司首次出現季度利潤同比下降。
這一切都是拜華盛頓所賜。顯然,在美國的政治壓力下,臺積電的前景變得越來越黯淡。
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華盛頓將全球經濟發展政治化,禁止中國與美國乃至其他發達國家的科技公司建立正常合作關系,嚴重擾亂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就連美國自己的科技公司也難以幸免。
難怪超威半導體公司宣布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一種人工智能芯片,以繞過美國的出口限制。英偉達和英特爾則已經為中國市場開發了人工智能芯片的定制版。
這些科技公司盡力繞過美國的出口限制以進入中國市場,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這也表明,美國為阻止兩國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而設置的壁壘對其自身利益和經濟發展是多么有害。
有報道稱,美國總統拜登將于本月晚些時候簽署一項行政令,限制美國在中國的半導體、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領域的投資。因此,北京警告稱,如果美國對科技或資本流動施加新的限制,中國將采取報復措施。
這是個危險的信號,就連美國一些慣于抨擊中國的人士也意識到了。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資深民主黨人吉姆?海姆斯表示,他擔心“不負責任的劍拔弩張”可能造成兩邊誤判,最終引發戰爭。他對彭博新聞社的記者表示,他希望和其他議員一起訪華,以緩和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同時,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也敦促政府不要再施加更多限制。
每一個頭腦清醒的政治家都很清楚,中美雙邊關系的惡化對兩國乃至世界的未來都是不好的預兆。美國政府需要反思導致中美關系陷入嚴重困局的癥結所在,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8月4日社論
原標題:Biden administration's insane ramping-up of tech offensive risks getting out of hand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編譯:田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