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人到六十古來稀”的說法,其意思是:舊時人活到六十歲就算是高壽了。而當代,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均壽命的延長,超高齡患者(通常指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在醫療護理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這除了歸功于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外,先進的醫學技術以及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創新務實精神、樸實無華的“醫者仁心”的美德密不可分。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飄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的黨員同志牢記初心使命,腳踏實地、精益求精、勇于創新地開展工作,為患者的生命保駕護航,用愛與責任譜寫醫者篇章。
隨著社會老齡化,婦產科接診急危老年患者屢見不鮮,但是成功手術接診手術救治九十多歲的超高齡患者面臨巨大挑戰,北京朝陽醫院建院以來尚無相關先例。目前,在婦產科主任李華的帶領下,已經成功手術救治了5例90歲以上超高齡患者。此類患者除了婦科疾病,往往合并很多內外科疾病。由于機體各器官功能的減退,對手術的耐受性較差,治療過程中更容易出現并發癥。傳統的開腹手術將伴隨著較高的手術風險與術后并發癥,這會讓許多超高齡患者及其家屬在治療選擇上望而卻步,甚至選擇放棄。然而,隨著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主任李華及其團隊成功使用宮腹腔鏡微創技術,超高齡患者正逐步成為微創手術的新受益者。
對于超高齡患者,手術仍然是許多婦科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李華主任在實施手術時充分考慮以下幾點挑戰:首先,重視術前評估的重要性,在評估制定手術方案前,全面的術前評估至關重要,評估應包括心肺功能、肝腎功能、營養狀態以及心理狀態等,以評估患者對手術的耐受能力。關于手術方案的選擇:對于超高齡患者,選擇創傷小、恢復快的手術方案尤為重要。例如,微創手術(如宮腹腔鏡手術)相較于傳統開腹手術,能夠減少術后疼痛、縮短住院時間和降低并發癥風險。手術中麻醉管理對于超高齡患者的安全性至關重要。麻醉方案應個體化,盡量選擇對心肺功能影響小的麻醉方式,并在術中密切監測生命體征。
2024年9月,94歲的馬奶奶帶著希望來到了李華主任的門診,李主任立刻在常營院區國際醫療部組織了MDT多學科診療,保證患者以最佳的身體狀態迎接手術。在充足準備下,李華主任帶領團隊于2024年9月10日為馬奶奶進行了單孔腹腔鏡下雙側附件切除術。在經驗豐富的手術室護士和麻醉醫師保駕護航下,手術在最短時間內順利完成,手術時間35min,術中出血極少。術后病人轉入SICU密切監護,在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平穩度過術后恢復期。
到目前為止,李華主任及其團隊已經協調院內兄弟科室為5名超高齡患者成功實施了宮腹腔鏡微創手術,最高年齡95歲。在強大的MDT團隊齊心協力的保駕護航下,患者均獲得良好預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未來,在行醫路上,廣大醫務工作者要繼續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努力創新、大膽嘗試、團結奮斗,造福更多百姓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