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村為全村所有村民全額補貼醫保,我家里10口人,村里給補貼了4000元,全家都高興的不得了!真是為我們老百姓做了件大實事。”寧夏靈武市白土崗鄉新紅村村民馬文禮高興地與記者分享自己的喜悅。
實現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1474萬元、純收入952.4萬元,2024年,白土崗鄉立足資源稟賦與產業優勢,創新發展思路,做活“土地資源+飼草種植”文章,解鎖強村富民“新密碼”,繼2023年在靈武市率先突破“村村純收入過百萬”目標后,再次達成純收入過百萬村全覆蓋好成績。
“長流水村產業主要以牛羊養殖為主,同時又臨近靈武養殖基地,為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瓶頸,村黨支部按照‘支部引領+產業帶頭人包抓+村企共建’的發展思路,成立寧夏長流水草畜產業聯合體綠色農業有限公司,開展飼草經營,將特色產業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動能。2024年,實現村集體純收入116.44萬元。”白土崗鄉長流水村黨支部書記馬占川說。
白土崗鄉堅持深挖土地潛力、激發土地活力,通過村集體自主經營、土地流轉、生產托管等有力舉措,因地制宜整治撂荒土地,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依托“村村聯建”“村企共建”黨建共同體平臺,持續利用好盤活9000余畝土地規模種植優質青貯,通過訂單農業直接輸送至養殖企業,帶動村集體增收600余萬元,實現村集體發展與畜牧業發展“雙贏”。
為鞏固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白土崗鄉又挖掘200余畝閑置林地資源,指導海子井村運用靈武市委組織項目資金和村集體自籌資金,建設海子井村林下特禽養殖園,發展林下經濟特禽養殖產業,以林下“生態雞”啄開增收“致富門”。“截至2024年底,我們村特禽養殖園先后引進雞苗共五批4500余只,育成出售3700余只,增加村集體收入26萬元,后續我們計劃穩步擴大養殖園規模,探索線上線下雙重銷售模式,開辟村集體經濟發展多元路徑。”海子井村黨支部書記楊秀萍說。火城子村、新紅村、華新村依托“村村聯建”發展模式以注冊的寧夏紅火興旺產業聯合體有限公司爭爭取項目實現合作共贏;涇興村通過設施溫棚種植“普羅旺斯”“諾頓198”等優質番茄,推動村民共富;棗崗子村通過經營玉米飼料,不斷豐富集體收入來源;新立村、新火村與轄區企業開展結對共建,村集體增收渠道不斷拓寬。全鄉各村集體經濟發展呈現出蓬勃有力的良好勢頭。
2024年白土崗鄉指導各村抽取村集體收益資金282萬元,為全鄉1.05萬群眾補貼醫保、慰問困難群眾、繳納機耕費水費、為44名新考錄大學生發放獎學金、補貼小學食堂餐費、開展農村紅色物業打包服務等,讓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攀升。(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