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創新構建了‘候鳥式’育種模式,每年3月至10月在寧夏石嘴山開展基礎育種研究,11月至次年3月轉戰三亞進行加代繁育。”
近期,寧夏石嘴山市科學技術局安排專人赴海南三亞寧夏南繁育種(南濱)基地,實地考察石嘴山市科技型企業寧夏泰金種業有限公司實施的瓜菜穿梭育種項目及南繁基地建設情況。
泰金種業總經理裴卓強介紹說,這種時空耦合的育種體系實現了三大突破:一是將傳統8年的育種周期壓縮至4年,年繁育代數提升至2-3代;二是通過環境脅迫篩選,創制出抗逆性突出的核心種質552份;三是構建了表型組-基因組雙模篩選體系,使性狀選擇準確率提升40%以上。目前該模式已成功選育出“TJ9013”、“TJ9015”番茄,“TJ8007”、“TJ8008”辣椒等5個突破性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6。2萬畝。
作為寧夏首家專業從事瓜菜新品種選育、繁育與推廣一體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泰金種業通過構建“北育南繁”協同創新體系,在三亞市建立了兩大核心科研基地:其一位于崖州區南濱農場,占地100畝的瓜菜新品種鑒定評價基地,目前集中展示番茄、辣椒、西甜瓜等品類的新品種(品系)達2250余個;其二坐落于海棠灣區藤橋鎮田灣下村,50畝雜交制種基地重點開展番茄、辣椒、西葫蘆等作物的良種繁育工作。同時,該企業2024年度實施的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加工辣椒種質資源創制與新品種選育”,在三亞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展現出良好的技術突破前景。
泰金種業通過建立“基礎研究-品種創制-良種生產”的全鏈條創新體系,建成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瓜菜種質資源庫,保有優質種質1。2萬份;構建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平臺,實現早熟、抗病等8個重要性狀的精準選育;創新“企業+科研院所+制種合作社”的協同模式,帶動農戶畝均增收3500元;搭建覆蓋黃河流域的品種測試網絡,新品種適應性提升30%。這些創新實踐不僅為石嘴山市打造“西部種谷”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更通過“良種+良法”配套技術輸出,有效推動了石嘴山市制種產業和寧夏冷涼蔬菜產業提質增效。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