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4月24日長沙訊 近年來,中核湖南礦業(核工業湖南礦冶局)始終把用心用情精準服務作為離退休人員工作的努力方向,堅持“感情不減,聯系不斷”,突出政治引領、強化精準幫扶、發揮銀齡作用,進一步鞏固退休人員社會化成果,探索出一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創新之路,為核工業事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該公司人力資源部榮獲中核集團“2024年度離退休工作先進集體”表彰。
從2000年到2009年12月,中核湖南礦業(核工業湖南礦冶局)所屬8戶企業下放湖南、河南省管理并完成政策性關閉破產,破產時有離退休人員約1.5萬人,成立8個留守機構,離退休工作呈現點多面廣、服務人數眾多、管理難度較大的特點。目前,該公司退休人員均已實現社會化管理。
中核湖南礦業有限公司(核工業湖南礦冶局)與所在地社區開展黨建聯建活動,深入開展“60·70”活動,2024年為2600余名老同志頒發“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受老核工業人無私奉獻精神感染,衡陽市民革聯合衡陽市慈善總會籌集善款50萬元,慰問核工業老同志1000余人。依托微信群、核工業不老松、老干部大學等渠道,激發學習活力,引導緊跟時代步伐。堅持組織召開離退休同志座談會,走訪慰問老黨員、老勞模,聽取對核工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建議,讓“黨旗紅”與“銀發白”交相輝映。
2024年發放“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多年來,中核湖南礦業(核工業湖南礦冶局)主動對接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綜合運用多元方式,讓老同志更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隨著鈾礦資源枯竭,老礦區一度陷入衰敗。該公司堅持與地方政府聯動,推動“工業銹帶”向“生活秀帶”轉型。原七一一老礦區完成了人居環境改造,瀝青路面、綠植景觀和醫養中心相繼落地,87歲的退休礦工李相庭感嘆:“礦區現在住著舒心,還能吸引游客參觀”。
“滿懷深情為夕陽,一枝一葉總關情。”中核湖南礦業(核工業湖南礦冶局)聚焦離退休人員“因病致貧”的現實問題,多動腦筋,多跑腿、勤宣講。在中核集團、中核鈾業支持指導下,成功爭取幫扶政策。堅持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困難幫扶,協調深圳市慈善會為180名退休人員及家屬免費施行白內障手術,成功率100%,協調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湖南省總工會、海南椰島集團,籌集400余萬元物資,慰問4000余人。實施離退休困難幫扶制度,制定關心關愛辦法。協調醫保部門支持調整門診共濟政策,保障在衡核工業退休人員醫療待遇。
2024年2月,“中核研學”作為國內首個核工業文化研學體系,在七一一研學紅培教育營地正式發布。老礦工們化身“紅色導師”,通過“星空課堂”向青少年講述鈾礦故事。81歲的礦工家屬鄧玉珍在復古理發店中,向游客傳遞“41號信箱”背后的奉獻記憶。
退休文藝骨干參演情景歌舞劇《幸福樂活團》。
2024年10月,組織退休文藝骨干參加中核集團“歷史的巨響——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老同志文藝匯演,參演的情景歌舞劇《幸福樂活團》獲“最佳人氣”獎。
這些都是核工業離退休老同志發揮余熱的一個個縮影。“離退休人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經歷了長期的工作和生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智慧。我們所取得的各項成績都離不開各位老領導、老同志曾經打下的堅實良好基礎。”中核湖南礦業(核工業湖南礦冶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李平 朱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