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棗陽,桃紅柳綠,創新涌動。連日來,棗陽市檢察院的干警們依托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帶著法治的春風,走進機關、企業、商圈,用一場場生動的法治實踐,為點燃這座“漢文化之鄉”的創新火種保駕護航。
4月21日,棗陽市檢察院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邀請,參與棗陽市2025年知識產權宣傳周啟動儀式暨專利轉化運用供需對接活動。活動中,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公安局、檢察院等單位立足本職,共同謀劃2025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并圍繞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跨部門執法協作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檢察干警積極建言獻策,共商建立線索移送、聯合執法機制,推動形成“行政+司法”協同保護格局,為本地特色產業發展筑牢法治防線。
4月24日,棗陽市檢察院邀請該市工商聯、發改局有關負責同志以及湖北秦鴻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廣富林生物制劑有限公司、襄陽三三電器有限公司等多家高科技、新材料行業的企業家代表,共同召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座談會,并同步邀請省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營商環境觀察員進行“檢企面對面”座談。
一位企業負責人感慨:“這場座談會以法治‘硬’措施推動優化營商‘軟’環境,讓我們創新更有底氣!”
4月25日,棗陽市檢察院聯合市公安局、法院、市場監督管理局、文旅局、農業農村局、自規局等多家單位,在萬象城商圈開設“知識產權流動課堂”,通過設置普法展臺、案例展板和法律咨詢區,搭建起“立體式”普法矩陣。
“以前覺得知識產權離我們很遠,今天才知道,我們吃的桃子、牛肉可能是地理標志產品,孩子玩的玩具也會涉及專利,真是生活中處處都有知識產權的影子。”市民張女士感慨道。這種沉浸式普法打破了公眾對知識產權的認知壁壘,使“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活動累計發放宣傳手冊200余份,接受咨詢30余人次,覆蓋企業代表、個體工商戶及普通市民等多類群體。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守護城市創新基因。”近年來,棗陽市檢察院積極推動行刑銜接、線索移送、多元調解等機制落地,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務。下一步,棗陽市檢察院將持續深化檢察職能,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積極回應企業和社會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新需求,不斷優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服務,進一步凝聚知識產權保護合力,為創新驅動發展和營商環境優化貢獻檢察力量。 (圖/陳金珊 石金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