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藥行業的激烈競爭中,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作為某全球知名制藥公司全球客戶互動北中國培訓團隊負責人,李爽始終秉持“不設限”的理念,致力于通過創新的培訓體系和多樣化的培養方式,為業務團隊賦能,助力企業在市場中持續突破。她不僅是企業業務團隊人力發展培訓專家,更是團隊成長的引路人。
深耕行業二十余年 不設邊界步履不停
李爽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她懷著救死扶傷的理想步入醫療行業。最初她就職于北京某區級醫院,但在工作中她發現醫院的醫療設備和技術陳舊落后,面對復雜病癥常常捉襟見肘;同時醫院的管理模式保守,這使得本就有限的醫療資源難以高效利用,最終導致無法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務。她意識到,在這樣的環境中僅靠她個人的力量難以改變。于是,李爽逐漸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去擁有先進醫療技術和藥物的企業,在那里能夠在第一時間接觸到醫藥行業前沿信息,并且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為患者提供精準的治療服務。
經過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深思熟慮,擁有扎實醫學專業知識背景的李爽毅然加入了某全球知名制藥公司。初入公司,李爽從最基層的崗位——醫學信息溝通專員開始,負責過眾多產品線。憑借出色的學習能力與對醫藥行業的深刻理解,她嶄露頭角,獲得了公司領導同事、合作伙伴的一致認可,轉而開始負責銷售培訓工作,將自己的銷售、管理經驗分享給更多人。二十余年來,她主導過多個重磅新產品的上市培訓,如某全球知名抗ED的口服藥物、某全球銷量領先的降脂藥物等,培訓范圍覆蓋銷售一線人員、銷售經理、銷售總監,總計超過4000名員工。2022年,李爽成為某全球知名制藥公司HBU/偏頭痛學習交付負責人,負責醫院急癥團隊的培訓與發展,及某特異性偏頭痛治療藥物的上市培訓。2025年3月,李爽被任命為某全球知名制藥公司全球客戶互動北中國培訓團隊負責人。
李爽堅信在職場中要培養成長型思維,它能激發個人的學習動力,讓人更愿意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2012年她參與了北京大學與公司合作的EMBA項目;2020年她獲得美國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的MBA學位,這讓她擁有了更開闊的國際化視野,并且讓她對企業管理和全球化戰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逐步成長為一名兼具戰略眼光和豐富實戰經驗的醫藥行業人才發展專家。
在專業領域持續積累沉淀,同時保持與時俱進的學習敏銳度。在工作之余,李爽還考取了Scrum Master(敏捷教練)教練證書,幫助業務團隊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敏捷原則,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更快地響應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幫助組織從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向敏捷模式轉型,提升組織的整體敏捷能力和競爭力。最終,李爽帶領團隊,結合中國業務環境準入和大客戶管理模型,針對業務戰略目標及業務場景等具體需求,設計發展培訓課程和方案,成功推動業務轉型,這一突出貢獻榮獲2023年公司全球生物制藥項目大獎,這是對其領導能力和工作成果的高度肯定。
AI+醫療培訓融合?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制藥行業銷售的專業性非常重要,銷售代表不僅是知識信息的傳遞者,也是解決方案的提供者。隨著新藥的層出不窮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增加好藥的可及性是醫患及制藥公司的共同需求。”李爽表示。
2022年2月,中國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準公司的新冠口服小分子藥品上市,3月開始正式進入銷售渠道,且臨時性被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當時國內確診人數快速增長,如何專業高效地將這一國內首款獲批的進口新冠治療藥品引進并介紹給醫生,確保醫生能夠準確判斷應用于患者治療,成為了一項重要且緊迫的任務。
培訓的核心在于時效性和實效性。不僅要讓業務團隊學到知識,更要讓他們能夠快速將所學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李爽意識到,傳統的培訓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快速變化的需求,特別是在疫情難以見面的情況下,業務團隊對產品知識和互動技能的掌握程度將直接影響專業推廣效果。因此,她帶領團隊積極探索創新的培訓模式,與公司市場部、醫學部等多個部門緊密協作,通過線上學習平臺、混合式培訓、AI測評等多種形式,為業務團隊提供靈活、高效的學習體驗。
在李爽的推動下,團隊與供應商合作開發了一款AI陪練小程序,整合了不同維度的培訓內容和效果評估方式,包括新冠病毒相關知識、治療方案以及藥品的特性等。AI陪練小程序除了能讓業務團隊全方面了解相關信息,在碎片化時間中在線高效學習,還能夠在短時間內擴大培訓范圍。李爽積極溝通協調公司的各個部門,推進高質量的培訓,培訓范圍最終覆蓋了公司所有產品線的超6000名員工,為該藥品在中國市場的快速推廣和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內部數據顯示,相較于傳統培訓模式,該方式節省了40%的時間成本。
面對醫藥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全球化競爭,李爽對未來充滿信心。她將繼續在制藥領域奮斗,持續創新,賦能業務團隊成長,助力團隊在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助推制藥行業的新質生產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