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11日長沙訊 10月28日至31日,2025非洲國際農業博覽會將在肯尼亞內羅畢肯雅塔國際會議中心(KICC)啟幕。這是湖南依托中非經貿博覽會與中非深度合作先行區兩大國家級對非合作平臺,將25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的成熟經驗推向國際的戰略實踐,也是湖南省內首次以會展企業為主體,用市場化機制激活國家級對非資源的創新突破。
50余個國家的農業經貿資源和中非深度合作先行區的“產業鏈合作承載”是湖南對非農業合作的兩大獨特優勢,此次非洲農博會正是這兩大平臺資源的“市場化轉化”。紅星閃耀非洲會展將中國農業產業的“供給側”與非洲市場的“需求側”相結合,再依托中非經貿博覽會積累的“非洲需求數據庫”來精準規劃、因地制宜,展現中非深度合作先行區“政策+市場”雙驅動的具體實踐。紅星閃耀通過市場化招商,吸引了全國20余家組展單位參與,這也是湖南首次讓會展企業成為國家級對非資源的“整合者”。
肯尼亞政府將此次展會列為“農業轉型重點項目”,由國務院農業部首席秘書Kipronoh Ronoh Paul牽頭,組建核心部門工作專班,并邀請周邊五國農業部長級官員參會。非洲行業層面形成了“政府推動、行業跟進、企業參與”的聯動效應,讓展會從“單一國家活動”升級為“區域性農業盛會”。“出海參展”也已成為湖南涉農企業的熱門選擇,由14家省級涉農協會協同,形成“一戶企業帶一個產品,一個協會帶一條產業鏈”的出海格局,截至9月,湖南參展企業已覆蓋農業全產業鏈的12個細分領域。
2025非洲農博會致力構建“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的立體化賦能體系。在產業鏈合作層面,展會精準匹配非洲“需求痛點”與中國“供給優勢”,實現從“短期展銷”到“長效賦能”的跨越,讓展會不再是 “走過場”,而是能直接落地的 “解決方案會”。在文化交流層面,中非合作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專題圖片展和“世界中餐非洲大賽暨美食節”,共同助力“經貿談合作、文化拉近距離”的雙向賦能,使中非合作從“商業關系”升華為“伙伴情誼”。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