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的黃河東岸,寧夏興慶區月牙湖鄉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12個村的村部里集體分紅熱鬧舉行7637戶移民家庭手捧嶄新的現金臉上笑開了花。
這已是月牙湖鄉連續第三年發放集體經濟收益分紅,累計金額達649萬余元。“真金白銀”讓移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鄉村振興的溫度,也見證這片熱土實現從“搬得出”到“富得起”的蛻變。
月牙湖鄉是寧夏移民搬遷的“主戰場”之一。1989年,這里接納了海原縣3000戶1.5萬人的“吊莊移民”,建起7個老村;“十二五”期間,又安置生態移民3979戶1.68萬人,形成5個新村。曾經的黃沙之地,如今因產業發展煥發生機。
分紅現場洋溢著喜悅和希望。海陶南村村民楊龍拿到500元分紅,滿足地說:“第三年領分紅了!一年比一年好,日子更有奔頭。”濱河家園二村的劉萬翠特意拍下照片準備分享到家族群,指著手里的分紅說道:“老家親戚總問移民好不好,你看看,還有啥不好的呢?”
村民的笑容,離不開產業的堅實支撐。近年來,月牙湖鄉以“千畝連片、萬頭集群”為抓手,推動特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內,6500畝蜜瓜基地中的“都知果”“月牙蜜”遠銷海外,年產值突破2億元;2000畝山藥、3500畝油莎豆、千余畝中藥材和青儲玉米等多元種植格局,為集體經濟注入“源頭活水”。涌捷農林專業合作社的無花果、蟠棗因晝夜溫差甜度出眾,2021年蟠棗還榮獲寧夏果品大賽銀獎。
養殖業同樣蓬勃發展。寧夏花花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萬頭肉牛養殖基地,8000頭西門塔爾牛在標準化圈舍茁壯成長。項目全面投產后,可年存欄1萬頭、出欄1.5萬頭,帶動200戶農戶種植飼草,戶均年增收3萬元以上。萬畝奶牛養殖園區9家企業,存欄奶牛2.6萬頭,年產鮮奶10.5萬噸供應蒙牛、伊利,為400余人提供穩定就業,人均年收入超4萬元。
月牙湖鄉12個行政村還探索出“一村一品+抱團發展”的共富路徑。銀川月牙湖眾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9000畝土地種植經濟作物,帶動務工2萬人次,增收近300萬元;塘南村與“多多買菜”合作,村民在分揀車間月入2000元,村集體年增收30萬元;大塘北村的中藥種植、濱河家園四村的黃花菜種植、小塘村的扎染非遺工作室……46名婦女靠手藝月入最高3000元。(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