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寧夏有限公司在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幫扶點探索“信息賦能+產業培育”模式。
記者了解到,2025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寧夏有限公司在推進消費幫扶突破千萬元的同時,以信息扶貧為重要支撐,在寧夏多個幫扶點探索“信息賦能+產業培育”模式,通過品牌打造、數字營銷、科技助農,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彰顯國資央企助力鄉村振興的責任擔當。
永新村作為寧夏移動重點幫扶點,擁有適宜紅薯生長的天然優勢。為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寧夏移動駐村工作隊牽頭將2000余畝土地流轉給紅寺堡區自然綠色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同時創新建立科技特派員專家工作站,為紅薯種植提供技術指導,從源頭保障產品品質。在此基礎上,工作隊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注冊“永新村專薯”品牌,通過統一標識、特色包裝,讓原本“藏在深閨”的紅薯擁有了專屬“身份證”,大幅提升產品辨識度與市場競爭力。
同時,針對農產品銷售渠道窄、知名度低的問題,公司依托5G網絡優勢,在永新村創建3個鄉村振興直播間,積極探索社交電商、網絡直播等新型銷售模式,讓“永新村專薯”通過屏幕走進全國消費者視野。
截至目前,永新村紅薯畝產量達3000多公斤,總年產量480萬公斤,年產值突破1500余萬元,直接帶動500多名群眾就業,曾經的“土疙瘩”真正變成了群眾增收的“金寶貝”。
在消費幫扶工作中,公司不僅通過線上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更借助信息技術整合產銷資源,為幫扶地區產業發展提供精準指導。例如,通過分析市場需求數據,引導幫扶點調整種植結構;利用數字化工具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高效銜接,讓消費幫扶不再局限于“一次性采購”,而是成為推動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長效動力。
“鄉村振興需要產業支撐,更需要技術賦能。”寧夏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在數智鄉村建設、特色產業培育、幫扶干部賦能等方面持續發力,以“消費幫扶+信息扶貧”雙輪驅動,為寧夏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移動智慧與力量。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