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稻香漫野。貴州省長順縣中塘村千畝稻油輪作基地,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微風拂過掀起層層金浪,陣陣稻香在村寨間縈繞。機械化、半機械化、人工收割稻谷都在有序地忙碌著,田間一幅美麗的豐收圖。
當前,中塘村村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忙著收糧運谷,田間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稻谷晾曬場上,村民們把剛收的稻谷攤開晾曬,金黃的谷粒在陽光下泛著光澤。村黨支部副支書王興富捧著一把飽滿的谷粒,笑得格外踏實:“現在種糧有技術指導,收割有農機幫忙,賣糧有訂單保障,日子真是越過越紅火!”
作為長順縣12萬畝水稻主產區之一,中塘村1200畝水稻開鐮的場景,正是全縣秋糧豐收的生動縮影。
“目前全縣已收割水稻5000畝,預計全縣平均單產達到520公斤,比去年增產10%以上,全縣水稻已經進入成熟期,我們將利用有利天氣,搶抓時機,大力實施機收,實現顆粒歸倉?!遍L順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李黎陽介紹。
據了解,長順縣始終以糧油種植產業為根基,積極打造“品長順”區域公共品牌,后續將持續強化秋收保障,實時監測天氣變化,優化農機調度,確保9月底前完成全縣水稻收割,做到顆粒歸倉,切實守住糧食安全底線,讓種糧農戶的腰包更鼓、笑容更甜。(侯博文 龍再剛|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