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貴州省丹寨縣萬達小鎮,泥溝英歌隊隊員在表演間隙合影。楊武魁 攝
近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舉行,有著悠久歷史的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泥溝鄉英歌隊攜傳統英歌舞首次亮相丹寨,30名隊員中最小者僅5歲,他們的精彩表演不僅贏得滿堂喝彩,更架起粵黔兩地非遺交流的橋梁。
活動現場,伴隨鏗鏘的鑼鼓聲與整齊的吶喊,畫著各式臉譜的泥溝英歌隊隊員身著傳統服飾,手持木質短棒,踏著剛勁有力的步伐輾轉騰挪,一招一式間盡顯英歌舞的陽剛之氣。獨特的表演形式、濃郁的潮汕文化特色,讓在場游客與當地市民紛紛駐足,掌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到丹寨,這里的苗族銀飾鍛造、錦雞舞等非遺項目太有魅力了”泥溝英歌隊隊員黃冰琦感慨道,此次參會不僅是展示英歌舞的機會,更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之旅。
9月18日,在貴州省丹寨縣萬達小鎮,泥溝英歌隊在跳英歌舞。楊武魁 攝
“從潮汕英歌到貴州少數民族非遺,每一種文化都獨具特色,這樣的交流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與生命力”泥溝英歌隊領隊許曉權表示,這種跨地域的非遺交流,既讓各地非遺資源得以展示,更促進了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融合。這些天,在丹寨縣萬達小鎮,英歌隊員的堅毅神情、游客市民的熱情反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間的親切交流,共同構成了一幅非遺交融共生的生動畫卷。(楊武魁|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