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敦煌當代美術館參觀的游客,都能迎來一位有情感、懂藝術、有溫度的“AI學者”陪伴自己全程觀展。它不是只能單向輸出固定話術的傳統講解器,而是一臺富有人性的“多模態智慧導覽”,不僅能娓娓道來文物背后的藝術脈絡和歷史淵源,還可以實時響應游客需求,做到隨拍、隨問、隨講,隨時根據游客興趣智能推薦,并在觀展結束后生成個性化觀展報告。
這便是由商湯科技和敦煌當代美術館聯合推出的AI智能講解器——“AI問客”,是專為文旅場景打造的AI智能講解軟硬件一體產品,包含基于商湯日日新多模態大模型的智能系統,以及靈宇宙小方機等多種智能硬件,可為游客提供「可感知、會思考、有溫度」的AI講解敘事伴侶,重構傳統的導覽體驗。
敦煌當代美術館位于上海市楊浦區,以敦煌為養料、靈感與動力,持續展開對敦煌世界遺產的多學科挖掘和整理,探索現代中國藝術的歷史邏輯和傳統文化的當代轉譯。
目前,正在展出的2025年“登臨出世界”大展,以“塔”為探究焦點,匯聚了自東漢至元代跨越千年的20余件珍貴文物,以及來自20余件(組)當代創作,從歷史現場、建筑式樣、文學意象與視覺藝術等多學科視角,展開對塔的多元觀察與理解。
有了“AI 問客”,游客就有了一個“一對一”的全程智能旅伴。商湯日日新領先的“多模態思維鏈”技術,也讓“AI 問客”擁有強大的多模態交互與深度思考能力。游客可以隨時停,反復問,通過“語音+視覺+文字”結合的方式交互對話,不必擔心 “沒跟上”,自己掌握整個逛展節奏,真正實現“想看什么、怎么看,自己說了算”。
在逛展期間,當游客看到感興趣的展品,只需隨手拍個照片,“AI問客”就能自動識別,生動講述文物背后的歷史典故和科學知識。
在聽完講解后,還有更多好奇與追問?此時,只需對著設備進行一對一語音提問,就能得到針對個人興趣的個性化解答。無論是深入探討文物背后的歷史淵源,還是追問某個藝術細節的創作緣起,都能即時獲得回應,讓觀展過程真正實現從“單向輸出”到“互動對話”的升級,成為邊走邊聊的“逛展好搭子”。這種“你問我答”的即時交流,讓博物館不再只是“靜靜看”,而是變成一個可以和你對話的空間。
不僅如此,如果還想知道專家大佬怎么說,只要點擊“館長說”,就能收到來自敦煌當代美術館杜館長從自身角度,對每一件展品、每一份作品的精彩闡釋。結合AI講解的知識性與館長的專業洞見,游客能夠從多維度感受到作品的深意與價值,讓觀展體驗更加豐富、立體。
在講解界面上方,游客還可以任意選擇講解聲音和風格,比如“潮流聲”、“懷舊調”或者“萌語調”,不論是青年、老人、兒童…… 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享受“同一展品、千人千面”的觀展樂趣和體驗。
參觀結束后,還可以在系統中生成自己專屬的“AI觀展報告”,包含瀏覽參觀時長、問答次數等數據,還有獨特的個性標簽。想知道自己是熱衷掃館打卡的靈魂攝影師,還是熱愛鉆研的學術達人?快來看看AI是怎么評價的吧!
商湯“AI問客”以多模態智能為核心技術路徑,還整合了虛擬IP迎賓、AR體驗、熱點觀展問題答疑、智能講解路線推薦等功能,可廣泛用于美術館、博物館、文旅景區、文化園區、活動賽事等場景,帶來革新的交互體驗和展現方式,真正陪伴游客實現從“打卡式”到“深度體驗”,從“單向聽”到“對話探索”的體驗躍遷。
同時,產品未來還將持續推動賦能文化產業運營,助力各場館、景區的運營方實現從“人力成本中心”到“數據驅動決策”的運營模式升級,最終幫助實現精準運營,提升留存轉化。未來,隨著“AI問客”不斷走進更多文旅場景,它不僅能幫助場館運營升級,也能讓更多人輕松走近藝術和文化,讓文化傳承“活”起來、“潮”起來。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