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文化館舉辦“守望千年偶韻 傳承指尖春秋”靈臺木偶戲非遺傳承培訓班,旨在培育新生代傳承力量,延續傳統戲曲文脈。
靈臺木偶戲是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隴東地區的文化精粹與民間智慧。此次培訓以“傳承+創新”為核心,通過系統教學,讓學員全面掌握木偶戲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及藝術特色,熟練運用木偶制作、操縱與表演的核心技藝,同時提升傳承意識與創新能力,為這項非遺技藝儲備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兼備的傳承人和愛好者。
培訓邀請到重量級師資團隊,國家一級演員、平涼市曲藝家協會主席蒲虎勤老師擔任專題授課講師,他結合自身戲劇演出經歷,通過PPT講解深入淺出地為學員們講解了木偶戲的發展脈絡,并帶來專業指導。此外,還邀請到資深媒體人現場講授短視頻拍攝制作與宣傳發布技巧,助力木偶戲文化傳播。
此次培訓班采用“理論授課+實操互動”的模式,確保學員學以致用。培訓結束后,學員還前往當地木偶戲劇團開展參觀觀摩活動,進一步拓寬文化視野,為靈臺木偶戲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靈臺縣文化館館長衛蕓表示:靈臺杖頭木偶戲是靈臺非遺的閃亮名片。通過舉辦這次培訓活動,不僅能讓更多人掌握木偶戲的技藝精髓、讀懂背后的文化密碼,而且能為這門老手藝注入年輕力量,讓它在代代相傳中始終鮮活,真正成為扎根靈臺、走向更遠的文化符號。
(中國日報 記者 馬靜娜 攝影 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