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在“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網(wǎng)絡主題傳播活動采訪中,寧夏銀川市金鳳三小六年級學生李嘉啟興致勃勃地向記者講述著他與山東省濟南市易安小學小伙伴的書信往來故事,分享跨越千里的友誼。
“李文泉說他們學校會去孔廟研學,那里的文化故事特別有趣;我也跟他講了我們寧夏閩寧的枸杞有多甜,楊嶺村現(xiàn)在有多美。”
此次書信往來,是寧夏銀川市金鳳三小參與“互聯(lián)網(wǎng)+鑄牢”創(chuàng)新實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為“五省連10校”聯(lián)動活動的一員,該校與山東省濟南市易安小學等全國十所學校攜手,打破地域阻隔,以文字為橋搭建起青少年交流平臺。
李文泉同學的書信尤為生動,他沒有簡單羅列所見所聞,而是用鼻子“品味”了一次孔廟之旅,讓寧夏的小伙伴仿佛身臨其境。他在信中寫道:“這次禮廟之行,我聞到了好多‘味道’!”他描述了大成殿的松柏香“像爸爸用的舊書香氣”,詩禮堂的墨香“像春天的竹子”,魯壁旁的桂花香則被他珍藏于筆記本中。而金鳳三小的這位同學,則以“今昔對比”的方式,講述了閩寧鎮(zhèn)紅彤彤的枸杞產業(yè),以及楊嶺村群眾手拉手重建家園、實現(xiàn)蛻變的故事,讓遠方的朋友真切感受到寧夏的發(fā)展與團結力量。
這封跨越千里的書信,正是這場民族團結實踐中最溫暖的注腳——未來,兩位小朋友約定繼續(xù)通信,讓這份跨越地域的友誼,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鮮活見證。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 宋瑞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