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25日電(記者 程思)9月24日,全國科普月老齡科普主題活動在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舉行。民政職業大學老年福祉學院的師生參加了老齡科普主題活動。活動中,青年大學生們參觀了老齡科普室,深入了解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點任務。大家在老年人體工效學實驗室了解了老年肌少癥、老年人跌倒預防等知識,學習自我檢測和預防的小技能,同學們爭相穿上老年人體驗服,感受老年人的身心狀態。大家還參觀了中國老齡大數據平臺,了解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情況,從數據中感知老年人的真實需求。
隨后,大家聆聽了主題為全生命周期養老準備的老齡科普講座。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高成運用老齡科學的理論和思維給青年大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養老課。他指出,人生是一個系統,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不同年齡階段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一個有機整體。基于"人生系統學"的視角"養老要前置","備老"要從"未老"開始。他認為,從青年時期就要主動強化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財富健康、興趣健康意識,做好貫穿全生命周期的養老能力儲備。
民政職業大學老年福祉學院副院長曹雅娟在活動總結發言中說:老齡化是挑戰也是機遇,今天的活動為青年大學生們打開了老齡科學體系認知的一扇窗,深刻理解了"早準備、早規劃"的重要性,必須盡早樹立全生命周期養老的觀念。她希望同學們將今天的收獲轉化為關愛長者、規劃自我未來的實際行動,做積極老齡觀的傳播者,努力學習和創造,為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貢獻力量。
人口老齡化是貫穿我國21世紀的基本國情。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3.1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2%,人口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2022年中辦、國辦印發進一步加強科普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強化老齡科普工作。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發揮自身科研優勢,圍繞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打造具有老齡特色的科普平臺,引導人們正確看待老齡社會、正確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引導人們樹立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增強全社會人口老齡化國情觀念。
據悉,今年9月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科普月",科普月以"科技改變生活 創新贏得未來"為主題,由中國科協聯合34家相關單位部署,通過一系列特色活動,推動科普與科技創新協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老齡科普主題活動由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戰略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方彧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