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以“彩陶和光·文明互鑒·融合共享”為主題的第八屆馬家窯文化節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開幕。
臨洮作為為西北名邑、古絲綢之路要道,是黃河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馬家窯文化作為人類文明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因首先發現于定西市臨洮縣馬家窯村而得名,被學術界公認為是與敦煌文化齊名的甘肅兩座文化富礦之一。
今年是馬家窯文化發現101周年,本屆馬家窯文化節以“彩陶和光·文明互鑒·融合共享”為主題,文化節期間將舉辦文旅招商引資項目簽約、現場觀摩、學術訪談、百家媒體走進馬家窯文化命名地采風創作及馬家窯文化主題研學等系列活動,在共賞彩陶藝術魅力,共話馬家窯文化的傳承的同時,凝聚各方力量,攜手推動馬家窯文化的保護、研究與發展,充分展示馬家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歷史價值,進一步提升馬家窯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開幕式上,現場簽訂了太石交旅融合項目水上會客廳新業態提質升級項目框架協議、“茅歌水韻湖畔火鍋”(臨洮熙州明園生態園)項目框架協議、南屏山旅游景區低空旅游建設項目框架協議、臨洮縣文創產業園建設項目框架協議。儀式結束后,與會領導和嘉賓還參觀了馬家窯文化研究展示中心。
據了解,馬家窯文化誕生于新石器時代晚期,以精美的彩陶藝術而聞名于世。馬家窯彩陶造型優美、紋飾奇特、色彩絢麗、制作精良,展現了原始先民極高的審美情趣和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寺洼遺址馬家窯文化大型聚落的發現,揭示了黃土高原西部早期社會的發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為我們了解遠古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近年來,定西市錨定建設隴中文化強市目標,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聚焦馬家窯文化金字招牌,持續加大保護研究、宣傳推廣和活化利用力度,制定出臺了《定西市馬家窯辛店寺洼遺址保護條例》,建成了馬家窯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和馬家窯遺址博物館,打造了以馬家窯遺址為核心的農文旅融合文化研學體驗基地,創排了《再現馬家窯》等優秀文藝作品,臨洮寺洼遺址馬家窯文化大型聚落成功入選 “2024 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定西也因馬家窯文化特色被評為西北首個“國潮城市”。
(中國日報馬靜娜 攝影 吳岳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