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28日長沙訊 9月28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五周年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會上對外公布了湖南自貿試驗區五年來的成績,具體主要體現在四個“新”。
“1”即出臺了一部地方性法規,《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堅強法律保障;“3”即長沙、岳陽、郴州3個自貿片區貢獻了全省近3成外貿總量;“5”即自貿試驗區獲批以來新設立企業超5萬家、達5.47萬家;“7”即共計7項制度創新成果獲評全國自貿試驗區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和第五批、第六批最佳實踐案例。
五年來,湖南自貿試驗區錨定“一產業一園區一走廊”戰略定位,推出了系列標志性創新舉措,提升了開放發展的動能活力,并有效發揮了改革試驗田、開放新高地作用,具體主要體現在四個“新”。
一是制度創新取得新突破。突出首創性、集成式改革探索,圍繞企業所需積極破難點、通堵點、降成本、提效率,推出制度創新成果109項。二是產業升級匯聚新動能。聚力做好裝備制造、數字經濟、臨空經濟、臨港經濟、有色金屬、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七篇文章”,塑造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優勢。三是協同開放邁出新步伐。積極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堅持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并舉,推進區內區外聯動創新發展,更好發揮自貿試驗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四是營商環境實現新躍升。對標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標準,聚焦最簡審批、最高效率、最優服務,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營造了開放新生態。
下一步,湖南自貿試驗區將深入實施提升戰略,在深化制度創新、助推產業升級、服務區域協同上加力加效,將119.76平方公里的熱土,建設成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標桿示范。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呂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