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日報《中國觀察報》(China Watch)2025年9月29日在美國《時代周刊》刊發文章,講述長沙依托優良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扶持政策以及“低成本創業、高品質生活”等優勢,提供多元化發展機會和平臺,持續吸引海內外年輕人到湖南長沙創新創業。
美國《時代周刊》“China Watch”(中國觀察報)版面截圖。
長沙是中國中部湖南省的省會,常因其活躍的夜間經濟被譽為“不夜城”。但這座城市的發展不僅僅表現在其繁榮的消費業態,還在于其能吸引大量年輕創業者趨之若鶩,推動城市迸發出創新創業的活力。
長沙斐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何遙在2020年在湖南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后,決定扎根長沙,研究遠程駕駛技術及其應用。
何遙從小在礦區長大,夢想用智能機器取代礦工。帶著“讓礦工遠離危險”的初心,經過深思熟慮,何遙在湖南長沙湘江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園成立了自己的高科技公司。
長沙一江兩岸,橘子洲頭。
“顯而易見,現在一些礦工依然在艱苦的環境中工作,若智能操作能夠取代人工勞動,將會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焙芜b說。
短短三年內,何遙帶領他的團隊完成并交付了近1000個遠程控制系統,將無人駕駛汽車的愿景變為現實。
目前,長沙斐視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為三一重工、華為等行業巨頭的技術合作伙伴,其創新解決方案還獲得了10多項國內外知名獎項。
“從技術開發到市場準入,園區總能提前想到我們的需求。”何遙說。
長沙湘江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占地12000平方米,是湘江新區“一個核心園區、一個服務中心、多個孵化基地”支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創新創業園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孵化生態系統,讓學生創業團隊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國際青年創業港組織國際青年走進企業。
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園,湘江新區加速打造“創意孵化—加速—產業化”全周期護航體系。在岳麓山大學科技城,“實驗室成果—創業項目—科技企業”轉化通道暢通無阻,40個孵化基地、4個概念驗證中心、8個中試基地,讓科研成果加速轉化。
在招才引才過程中,長沙也歡迎國際人才加入。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國際青年創業港率先推出面向國際青年的“創業簽證”,在簽證和創業支持方面提供助力。
“長沙處處是多元化的機遇,國際青年創業港就是我夢想的起點?!?6歲的非洲貝寧青年奧喬·拉查爾德說道,他在2020年來到中南大學攻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24年畢業后選擇留長沙創業。
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國際人才與企業對接會現場。
拉查爾德抓住時機,入駐了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的國際青年創業港——該創業港首創針對國際青年的“創業簽證”,提供簽證和創業支持方面的幫助。
2024年,拉查爾德獲頒長沙自貿片區首張“創業簽證”,成立貿易公司,將湖南農機、五金等產品銷往非洲市場。他一心拓展中國電商渠道,同時整合貝寧的農產品資源,計劃將家鄉優質腰果和棉花引入中國市場。
“我想打造非洲農產品品牌,并親自代言。”拉查爾德說,未來,他希望能為深化湖南與非洲的經貿合作貢獻更多力量。
據了解,China Watch(中國觀察報)是中國日報社與國際權威媒體合作傳播的旗艦品牌,以英語、法語、日語、俄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阿拉伯語等多種語言呈現,隨美國《時代周刊》、《洛杉磯時報》、日本《每日新聞》、法國《費加羅報》等歐美亞主流報紙發行,直達世界大國意見領袖和政、商、學界高端讀者。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