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30日電 2025年9月29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中國“一帶一路”貿易投資發展報告2024—2025》,并對全面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進行研討。商務部相關司局、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金研究院等機構代表出席會議。
今年是商務部研究院第7次公開發布該報告,《報告》年度主題聚焦上合組織,特別撰寫上合命運共同體專章。《報告》顯示,近兩年,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各領域機制建設進程漸次加速、水平穩步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構與挑戰的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從共識到共生,開始更加注重深入構建開放、包容的產供鏈合作體系。2025年以來中國與越南、孟加拉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簽署產業鏈供應鏈經濟合作諒解備忘錄,通過雙邊機制攜手構建暢通、穩定且具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深化貿易投資合作。中國通過商建雙邊機制加強溝通對接,與共建國家建立貿易暢通工作組、投資合作工作組、服務貿易合作機制。
《報告》指出,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與共建國家產供連韌性持續顯現。2024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對中國外貿增長貢獻率達67.8%,貨物貿易規模首次超過中國貨物貿易總額一半;中國對共建國家直接投資509.9億美元,同比增長22.9%,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26.5%,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和盧森堡是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額排名前五的共建國家。中國持續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截至2025年9月,商務部“走出去”公共服務平臺訪問量達到4.5億次。2025年6月,商務部發布《境外經貿合作區術語和定義》等4項合作區標準,推動合作區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提供更好的平臺服務。
《報告》強調,數字經濟、綠色發展、藍色等新興領域發展成為關鍵領域。“絲路電商”已成為經貿合作新亮點,為共建合作注入新活力,為實現普惠包容增長創造新機遇。2024年以來,中國分別與埃及、塞爾維亞、巴林、塔吉克斯坦、肯尼亞、孟加拉國等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絲路電商”伙伴國拓展至36個。
會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做致辭發言,與會專家學者在“十四五”即將圓滿收官,展望“十五五”發展的關鍵節點,探討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問題。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共建“一帶一路”要更加深化團結協作,共同應對外部風險,加強海外利益保護,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