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上午10點左右,在寧夏青銅峽市葉盛鎮的寧夏青銅峽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2025年度第二批建設項目施工1標段工地上,50余臺挖掘機、自卸車等大型機械有序穿梭,300多名建設者身著工裝,在渠道護坡混凝土澆筑崗位上緊張忙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記者了解到,當國慶的五星紅旗在塞上江南的晴空下飄揚時,這里的建設者們卻將假期熔鑄為攻堅鋒芒——自9月10日開工以來,寧夏水利水電工程局有限公司項目部以“保冬灌、惠民生、顯擔當”為目標,完成渠道土方開挖回填作業后,正趁著十一黃金期向渠道護坡混凝土澆筑發起沖刺。
3.5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任務需在10月18日完成,以確保10月20日渠道通水、冬灌順利進行,項目部將國慶假期變成施工“沖刺期”,用“國慶不打烊、攻堅不停步”的行動,書寫著水利建設者的責任與擔當。
為搶抓工期,寧工局公司項目部采用“掛圖作戰+動態優化”的管理模式,創新推行“白+黑”“三班倒”作業機制,讓施工鏈條24小時高效運轉。項目部技術負責張瑞介紹:“為了確保3.5萬立方米渠道混凝土澆筑在10月18日如期完成,我們以小時為單位精細排布工期,把十一黃金周鎖定為全力沖刺的‘施工高峰期’。”現場,有的建設者校準模板、有的攪拌混凝土、有的指揮澆筑,每個環節都緊密銜接,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冬灌關系著灌區來年的收成,我們多搶一小時進度,灌區百姓就多一分安心,這股勁不能松。”張瑞的話道出了建設者的心聲。作為寧夏水利領域“兩重”標志性工程,青銅峽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并非簡單的設施翻新,而是在維持灌區總體布局、灌溉現狀和引水流量不變的前提下,靶向改造影響效益發揮、存在病險隱患的骨干設施。當前澆筑的3.5萬立方米混凝土護坡,正是工程的關鍵環節——它不僅是灌區的“節水密碼”“豐收保障”,更是建設者們用汗水澆筑的“責任之墻”。
10月的塞上,風已帶了涼意,當城市里的人們享受著假期的悠閑,寧工局公司的300多名建設者卻把對節日的牽掛藏在心底,把對責任的擔當扛在肩頭。他們將思鄉之情轉化為建設熱情,將假期團圓變作工地拼搏,以“精準到小時、動態保進度”的管理,讓每一步推進都踩在“保通水、保冬灌”的節點上。(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