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6日,為期六天的2025年第六屆賀蘭山汽車摩托車越野賽暨大武口區工業文化旅游嘉年華圓滿落幕。
作為大武口區“國慶”“中秋”雙節文旅促消費的核心載體,本屆活動以“巍巍賀蘭山?自在大武口”為核心品牌,深度挖掘礦區文化、軍旅文化與工業文化底蘊,實現“場地新、賽事新、體驗新、宣傳新、協同新”等方面突破性創新,有效推動文體旅商深度融合,消費市場潛力得到極大釋放,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活動場地以“生態優先、場景創新”為核心,打造全國唯一“礦區穿越”雙場景賽道,35公里賽道既保留工業遺址的歷史厚重感,又融入賀蘭山自然荒野的原始風貌,形成“一步一景”的獨特競技場景。場地建設采用“階梯式生態工法”,通過植被固沙、設生態緩沖帶等,實現競技性與環保性統一,賽道周邊生態修復率較往屆提升30%。
新建多功能觀賽平臺及3個應急服務站,新增公益停車泊位12550個、黨政機關1227個停車泊位免費開放;開通3條賽事專線公交,構建“便捷觀賽、安全保障、生態和諧”的服務體系。
摩托車越野賽率先燃動賀蘭山,在全國首創“工業遺址+自然荒野”雙景賽道上演繹速度傳奇,實現場地與賽事的雙重革新。賽事共設置進口組、國產組,吸引北京、杭州、新疆、河北等多個省份32組選手參賽,同比往年上升39.13%。本次賽事體系全面升級,設置1.6 公里專業障礙賽道,國產組、進口組2組冠軍成績均較往屆提升10%以上,再一次刷新了賽道紀錄。10月5日-6日首次推出賽道體驗日,吸引50余名游客打卡汽車越野場地賽道。
賽事引入云南彌勒拉力賽智能執裁系統,實現毫秒級判罰響應,國家一級裁判員康生良率領21人團隊全程執裁,“中國車王”盧寧軍擔任技術指導。競賽組別涵蓋專業組、公開組、量產組、女子組、UTV組五大組別,參賽組80%以上來自北京、山東等外省區,吸引137組賽手同臺競技,參賽人數同比往年上升41.24%。
創新采用全景直播技術,開設專題直播間,累計觀看量超千萬人次。宣傳內容從“賽事播報”向“文化敘事”轉型,創新推出“車手日記”“工業遺址探秘”系列宣傳視頻及圖文鏈接150余條,有效提升大武口“工業文旅+越野賽事”品牌知名度。
9月29日至10月31日,發放覆蓋星級酒店住宿、景區消費(含門票、體驗項目等)、旅游文創產品領域的滿減消費券30余萬元。組織石嘴山萬達、賀蘭山商業大樓、美佳銘城購物廣場、華欣碧樂匯商場等大中型商貿綜合體延長營業時間至21:00,開展打折讓利、積分兌換、超值套餐等促消費活動。賀蘭山汽摩運動夢想公園設置工業文旅嘉年華,開設地方特色小吃、非遺文創、特色農貿產品等消費業態40余家,配套電音節、非遺“花兒”展演、迪斯科等特色文化活動,鏈接石炭井“探秘光影”、龍泉村秋季村晚和農民豐收節等活動,有效促進文體旅商深度融合。10月1日至6日,吸引近30萬人次參與,帶動轄區周邊餐飲、住宿、零售消費1500余萬元,實現“賽事引流、消費增收”良性循環。
近年來,大武口區持續推進“文旅+賽事+體育”品牌化建設,激發體育消費潛能,培育新型體育消費模式,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以高質量文體旅供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2025年第六屆賀蘭山汽車摩托車越野賽暨大武口區工業文旅嘉年華活動是充分展示了大武口區獨有的工業生態文旅的最佳窗口,更是為今后產業轉型發展以及持續推動文化體育旅游等優勢資源深度融合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