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是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必要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以優良作風塑造黨的先進和純潔形象,既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寶貴經驗,更是應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的現實需要。面向未來,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上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制度創新和實踐探索,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不斷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深刻認識作風建設的歷史發展與時代要求。作風建設始終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法寶。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了三大優良作風,即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些作風是我們黨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探索實踐中形成的,是我們贏得革命勝利的關鍵所在。從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延安作風”對抗“西安作風”,到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強調“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再到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將作風建設提升到“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的戰略高度,我們黨始終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縱觀歷史實踐,黨的作風建設遵循的發展規律就是始終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發揚黨的優良作風與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緊密結合。進入新時代,黨中央緊扣作風建設主線,把制定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堅持以作風建設帶動全面從嚴治黨,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改革開放,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是長期執政,黨內形形色色的作風問題越是突出,我們越是要加強作風教育和作風建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必須馳而不息將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強化制度創新,完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制度管根本、管長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從制度機制上解決問題,增強貫徹落實制度的執行力”。以優良作風塑造黨的先進和純潔形象,必須依靠科學完備的制度體系提供剛性保障,注重從制度和機制上解決深層次問題。發展實踐中要緊緊圍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的實踐要求,科學構建和不斷完善“四梁八柱”制度矩陣,著力形成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制度生態體系。2024年修訂施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充分體現了以嚴明紀律管全黨治全黨的鮮明信號,用不斷嚴密的制度規范,對各種違紀行為形成持續震懾,為塑造黨的紀律嚴明形象提供了制度支撐。要注重制度建設和制度執行一體推進,以完備的監督體系和抓常抓細抓長的有效機制推動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把糾治“四風”的成果轉化為樹立新風、弘揚正氣的綜合效能,涵養求真務實、團結奮斗的時代新風,持續健全推動干事創業的體制機制,把遵規守紀與履職盡責有機統一起來,為黨員干部成長進步和干事創業提供良好環境、廣闊空間。
堅持“塑形”與“固本”相結合,不斷推進作風建設的實踐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信念是本,作風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則形必散”“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抓作風建設就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重點突出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加強道德修養”。堅持“塑形”與“固本”相結合,才能使作風建設的道德情操與思想建設的理想信念共同發揮引領作用。要積極引導黨員干部修煉好共產黨人的“心學”,把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改造主觀世界,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引導黨員干部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把干事創業出發點和落腳點歸結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來,一體推進鑄魂、塑形、立規,堅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侵蝕,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和遵規守紀、清正廉潔的形象,團結帶領人民群眾不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強化破立并舉,在扶正祛邪中更好地塑造黨的先進和純潔形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破立并舉、先立后破,該立的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在立的基礎上及時破,在破立統一中實現改革蹄疾步穩”,強調“建章立制,立‘明規則’、破‘潛規則’,圍繞發生的腐敗案例,查找漏洞,吸取教訓”。作風建設既是攻堅戰,也是攻心戰、持久戰,是破立并舉、扶正祛邪的過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路徑。要堅持破和立的統一,堅決破除違反黨紀國法、中央八項規定的言行舉止,破除思想觀念中隱藏“四風”,時刻保持政治清醒,明晰行為邊界,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積極樹立健康向上的新風,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察真情、說實話,出真招、辦實事,下真功、求實效,確保作風建設的持續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良性循環,以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凝聚黨心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