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虎鯨文娛發布的《2025國慶假期文娛消費報告》顯示,線下演出日趨下沉化、小眾化,脫口秀、Livehouse等小眾演出受到更多年輕人青睞。
線下演出觀演人次同比增長近四成
今年國慶檔電影市場持續火熱,前7天票房已突破17億元。《志愿軍:浴血和平》《731》《刺殺小說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聾》暫列票房前五名,各片檔期內票房均突破1億元。
演出市場同樣熱度攀升。根據報告,10月1日至6日國內演出項目總數已超3100個,近1.5萬場次,同比去年上漲約4.4%。總觀演人次達194萬,同比增長39.5%。體育賽事、音樂節、演唱會成為增長最快的三大品類,觀演人次同比增長分別為264%、66.6%和39.7%。
此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傾向于小眾演出。報告顯示,以話劇和脫口秀為代表的劇場類演出票房同比增長16.8%,Livehouse演出票房同比增長16%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演出市場呈現出下沉趨勢。報告顯示,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演出活動顯著增加,總場次同比增長34.1%,總票房同比上升86.6%。其中寶雞、馬鞍山、瀘州、日照、郴州演出數量增速顯著。
大麥娛樂工作人員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以往大型演出多集中在頭部城市,如今越來越多的演出機構開始布局下沉市場,讓更多觀眾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高質量的演出。
假日“大屏化”成新趨勢
假期的線上文娛消費則呈現大屏化、沉浸式趨勢。報告顯示,國慶期間優酷觀看時長增長主要來自大屏端,環比節前一周上漲23%。動漫、電影、綜藝、紀錄片四大品類漲幅最大,動漫類節目以76%的漲幅位居榜首。
優酷工作人員對上證報記者分析稱,以新國風為代表的國漫內容正在重塑客廳文化。隨著“80后”“90后”成為父母,優質的國漫作品正成為連接兩代人的娛樂新紐帶。
根據報告,紀錄片板塊觀看時長環比增長超過40%。優酷工作人員表示,國慶期間,除了傳統的追劇觀影刷綜藝,更多觀眾傾向于有深度、有思想的文化類節目,也熱衷體育賽事等新興熱點,這種多元化需求推動了線上內容的百花齊放。
值得注意的是,30歲到39歲群體漸成“宅娛樂”主力。數據顯示,這一群體的假期觀看時長環比增長最為顯著,較節前一周增長38.2%,而中老年群體則表現出更強的線下文化消費意愿。
優酷工作人員認為,這一現象反映出不同年齡段人群差異化的休假需求。“30歲到39歲的職場人士或因日常工作強度較高,更傾向于利用假期‘充電’,通過線上娛樂實現高效率的休閑放松。與此同時,擁有更多自主時間的中老年群體,則更愿意通過線下活動來豐富生活體驗。”
(記者 楊翔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