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以“洞穴世界?超乎幻想”為主題的貴州綏陽雙河洞第24次國際洞穴科學考察活動在雙河洞水洞廣場正式啟動。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探明雙河洞洞穴系統資源,挖掘雙河洞洞穴系統資源和價值,推動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提升雙河洞的國際影響力。
啟動儀式上,貴州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立一宣布活動啟動,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黨委委員、副所長周文龍介紹雙河洞國際洞穴科學考察活動安排,法國洞穴聯盟駐中國大使、世界第三長洞雙河溶洞首席科考官讓·波塔西為本次科學考察活動作說明。
雙河洞洞穴系統擁有全球范圍內珍稀、奇特的地質景觀,2024年聯合科考成果顯示,目前雙河洞長度刷新至437.1公里,縱深912米,位列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長洞,也是世界最長的白云巖洞穴、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光怪陸離的溶洞、空靈縹緲的飛瀑、隱秘奇幻的泉眼、多樣靈動的生物群落與古樸厚重的人文遺跡,在此渾然交融,將雙河洞那集奇、險、峻、秀于一體的卓然風采,完整地展現給世界。
今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致函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雙河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這一重要進展標志著雙河洞已具備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必要條件,申報工作將隨之強力推進。
據悉,此次洞穴科考為期21天,科學考察成果將于10月24日揭曉??瓶蓟顒觾热莅ǔ晒褂[、自然保護地專題研討會、國際洞穴科學考察活動、科考成果發布會、第十七屆洞穴測量及SRT技術培訓、文旅體及風物展示等多項活動??瓶紝<覍﹄p河洞未探明區域進行系統性探測,繪制洞穴地圖,探究其形成機制,并重點關注大熊貓及伴生動物化石遺跡,恢復古生物群面貌,為雙河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提供科技支撐。
近年來,綏陽縣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持續推進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建設,舉辦系列國際文化活動,使其成為集科研、科普、旅游于一體的世界級地質公園。
當天啟動儀式上,嘉賓云集。來自中國、法國、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時等國的洞穴科考專家,與國內多家頂尖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包括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調查局、北京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等。此外,中國旅游協會、國家地質公園網絡中心等行業組織,以及省、市、縣各級林業部門和地方政府相關負責人共同出席了活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謝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