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14日電(記者 李夢涵)10月14日,2025年"館校合作中小學教師科學教育實踐能力提升"項目開班式在中國科技館舉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范瑞祥、中國科技館館長郭哲作主旨報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科協科普部相關負責同志及5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長、科技館館長現場參加開班式,見證項目全面啟動。
為深入貫徹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戰略部署,落實教育部等十八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相關要求,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連續三年聯合發文,共同實施中小學教師科學素質提升培訓。作為該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2025年"館校合作中小學教師科學教育實踐能力提升"項目依托科技館體系資源策劃實施,在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和中國科協科普部的指導下,由中國科技館主辦,將聯合12家省級科技館共同承辦14期研修班,覆蓋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超700名中小學校長、學科教研員、一線教師、科技館館長和科技館科技輔導員線下參訓,并同步進行線上直播。
本項目以各地科技館為主會場,邀請多領域科學家、科技館行業專家、教育專家、中小學骨干教師與科技館資深科技輔導員五大師資聯合授課,以工作坊模式為亮點,3年累計促進全國4000余名中小學教師科學教育實踐能力與科普資源教學轉化能力提升,探索將科技館科普資源有機融入中小學科學教育體系,推動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整合,共同構建我國科學教育發展大格局。
項目將持續發揮體系聯動的組織優勢,構建層級遞進的研修體系,策劃科教融合的內容模式,推動多元契合的研修方式,助力我國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