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貴州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遵義專場在貴陽舉行。遵義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偉圍繞“大力弘揚遵義會議精神 高質量建設省域副中心”,以“六個新”介紹了“十四五”以來遵義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黃偉說,“十四五”以來,遵義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弘揚遵義會議精神,扎實推進“十四五”規劃實施,“省域副中心”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現代化建設實現良好開局。
經濟總量實現新突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連續突破4000億元、5000億元大關,經濟總量在全國百強城市排第62位,在西部非省會城市排第3位。各縣(市、區)GDP均突破100億元。
產業轉型邁出新步伐——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醬香白酒、有色金屬、氟鋇化工、新型能源、裝備制造、綠色食品“六大產業鏈”加快構建,白酒產業成為千億級產業集群。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構建“2+5+N”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體系,糧食單產水平增長6.1%,農林牧漁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大力推進旅游產業化,加快推進一流旅游城市和赤水世界級旅游景區建設,打造20個旅游生態圈和12個城市商圈,培育“悅·遵義”、“桐梓村晚”等品牌。
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至60.37%。累計建設和改造棚戶區10.64萬戶、老舊小區9.99萬戶、背街小巷519條、地下管網4252公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分類推進“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2024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6527元、20077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2.32。
生態文明取得新成效——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升。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推動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從污染治理轉向標本兼治。累計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8個,獲批國家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3個。
改革開放實現新提升——大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和政務服務“全域通辦”,“遵滿意”品牌深入人心。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成功入選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140家、242家,遵義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四年年均城鎮新增就業達10萬人。累計建設小學49所、中學23所,新增基礎教育學位6.67萬個。累計建成三級醫院25家、縣域醫共體23個,創建國家和省級健康縣(區)15個。建設完善遵義市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成功創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
邁上新征程,遵義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偉大轉折地”歷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戰略定位,牢記囑托、苦干實干,認真謀劃實施“十五五”規劃,高質量建設省域副中心,努力在展現貴州新風采中作出遵義新貢獻,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遵義篇章。
發布會上,遵義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馮偉,遵義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遵義市工業和科學技術局負責同志先后就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深化文體旅融合、推動城市發展和推進城鎮化建設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全媒記者:文/李婷婷 圖/馬云才
編輯:黃昆
編審:鄭也 趙婧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