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的隴東高原,本應是蘋果滿枝、玉米盈倉的豐收景象。但入秋以來的持續陰雨,給慶陽蘋果、玉米、辣椒等作物采收帶來難題:玉米田土壤濕度大導致農機難進地,蘋果經雨水浸泡易裂果落果,當地群眾的“錢袋子”面臨減產風險。
10月13日至15日天氣轉晴后,慶陽市以穩糧擴油和特色產業提質增效為目標,迅速搶抓“黃金窗口期”。市、縣、鄉三級429個幫扶單位、296支駐村工作隊,發動6000余名干部職工下沉田間,與群眾共同打響秋收保衛戰。
在搶收一線,多元力量協同發力。正寧縣組建“助農志愿服務隊”,干部們深入果園采摘、裝筐,到田間調度農機收玉米、推進冬小麥秋播;寧縣聚焦辣椒產業受損問題,組織縣直30多個部門400余人奔赴辣椒基地,人均采摘超30斤;合水縣老城鎮1300余畝果園中,90余名黨員干部按村分組,不僅幫農戶采摘,還聯系3家外地收購商、協調運輸車輛,構建“采摘—分揀—運輸—銷售”一條龍服務,已為24戶缺勞力群眾采收蘋果5萬余斤。
為降低陰雨天氣帶來的損失,慶陽市以技術破解采收難題。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各區縣農技部門,制定“分作物、分場景”技術方案,截至10月15日累計開展現場技術培訓200余場,覆蓋農戶1.2萬人次。慶城縣果業發展中心技術人員走進果園,向農戶演示玉米、蘋果的科學采收方法;合水縣提前協調15座總存儲量8.8萬噸的蘋果保鮮庫,慶城縣組織糧食烘干企業滿負荷運轉,用“分段升溫烘干法”處理濕糧,全市66.58萬噸蘋果貯藏保鮮庫也為果實存儲提供保障。
產銷與電力保障同步推進。合水縣電商服務中心通過直播帶貨,單場蘋果銷售額突破5萬元,全縣已簽訂蘋果銷售訂單4.3萬噸;國網慶陽供電公司組建32支共產黨員服務隊,排查涉農線路和農機用電設備,整改隱患46處,并為糧食烘干企業、冷庫開通辦電“綠色通道”。
在抓好秋收的同時,慶陽市同步推進秋播,各縣區備足農資機械,分類施策播種。目前全市5個縣區已完成冬小麥、冬油菜播種,預計10月25日前可全部完成,實現“秋收滿倉、秋播滿墑”。
“我們會持續關注天氣變化,對未完成采收的地塊加大幫扶力度,全力保障秋糧歸倉?!睉c陽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當前,合水縣果園里的分揀、慶城縣田間的農機轟鳴、寧縣直播間的叫賣,正共同奏響隴東高原的豐收樂章。
(中國日報 馬靜娜 供圖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