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第二屆北京市朝陽區高校大學生模擬政協提案大賽”成功舉辦,引導廣大青年學子走進人民政協、感知協商民主,在學思踐悟中理解政治協商的優越性,為國家建設、民主發展貢獻青春智慧。
本次活動由提案陳述、協商討論、專家點評、評委打分四部分組成,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16所高校的青年學子自信上臺,各抒己見。從完善就業實習機制到優化營商環境,從博物館之城建設到推進綠色低碳生活,提案內容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問題的敏銳洞察力和積極擔當的精神風貌。
獲獎學生徐天則表示:“本次活動讓我們更多地接觸社會真實的一面,更多地了解各項工作推動的環節和復雜過程,也對協商民主、社會治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加了作為年輕人的社會參與感。”
獲獎學生徐天則表示。“提案的籌備過程是把思政課內容轉化為現實應用的過程,這是一場‘行走的思政課’。在查閱資料與實地訪談調研的過程中,政協提案從遙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變成能夠影響社會生活、推動社會進步的有力工具,讓我們很有收獲。”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學生張萌珊說。
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傳播學院的外籍留學生阿吉爾,一直對中國的政治、文化和社會治理有著濃厚興趣。通過與同學們認真開展校內調研、走訪收集數據、撰寫提案,這種“沉浸式體驗”讓她有機會感受到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魅力,進一步了解中國,探尋中國社會治理的密碼。她表示:“中國城市發展的變化讓人驚嘆,而政協委員們的努力讓我明白,這樣的變化不是偶然,而是無數人用‘建言’的力量,共同描繪的民主畫卷。”
據了解,大學生模擬政協提案大賽活動是面向全區大學生群體,以“模擬提案”、“模擬議事”等形式,在協商民主的寬松氛圍下議身邊事、校內事、社會事、國家事,搭建起大學生思政課教育的第二課堂,引導他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深入基層,在社會實踐中檢驗理論學習成效,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北京化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政治輔導員阿里米熱在陪伴學生參與模擬政協提案征集活動的過程中,就深刻感受到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提升和政治參與意識的覺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精心選題,力求聚集社會焦點熱點,深入走訪調研,精心收集數據,凝聚著他們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洞察與解決問題的堅定決心,推動他們成為心懷家國、積極參與國家和社會治理的有為青年。”
“大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強化政治引領,增進制度自信,有助于引導他們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區政協常委劉俊華表示。
朝陽區青少年模擬政協工作有著優良傳統和創新實踐。
2024年9月,“第一屆北京市朝陽區高校大學生模擬政協提案大賽”得到了駐區15所高校的積極響應,吸引372支隊伍、共1709名學生參與,提交提案372份。并有包括適老化改造、文旅融合、完善城市智慧應急系統等多份模擬政協提案得到成果轉化,充分展現出青年學子對國家發展、社會民生高度關注。
今年,“第二屆北京市朝陽區高校大學生模擬政協提案大賽”共有來自16所高校的2707名學生踴躍參加,共形成提案568份。在以往賽事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對協商民主制度的理解和認同,朝陽區政協針對16所駐區高校實際所需,分別建立起由三級政協委員組成的校外實踐指導老師隊伍,深入駐區各高校,對“模擬政協”工作進行全過程、經常性指導,通過宣講政協理論知識、培訓指導提案撰寫、指導模擬政協社團活動等方式,為青年參與民主政治搭建起切實可行的平臺,激發他們投身社會治理的熱情。
“大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強化政治引領,增進制度自信,有助于引導他們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區政協常委劉俊華表示。
未來,朝陽區政協也將加大對大學生模擬政協提案的成果應用,將其中好的建議梳理轉化為社情民意,并由委員對優秀模擬提案開展結對,推動其轉化為正式提案,引導大學生進一步增進制度自信,厚植家國情懷。同時,主辦方也努力將“模擬政協提案大賽”打造成全區青年大學生參政議政、成長成才的優秀平臺,展示現時代青年自信自強、擔當作為的精神風貌。
?